红河开远:蓝莓规模化种植带动产业升级

近年来,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积极引进专业蓝莓种植企业,依托标准化种植基地、水肥一体化系统和冷链仓储中心建设,以规模化种植带动产业升级,不断提升特色林果产业“含金量”。
蓝莓成熟了。杨丹摄
近段时间以来,各大蓝莓种植基地陆续迎来采摘旺季,位于乐白道街道田心村委会的云南某农业有限公司蓝莓种植基地内,一串串饱满的蓝紫色果实缀满枝头,工人们穿梭在植株间采摘,经过进一步分拣包装后,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一线城市。
2024年,该公司蓝莓种植基地在种植了15万株N9蓝莓的基础上持续扩大产业规模,引进7万株N7蓝莓,随着新品种陆续成熟,基地日产量达到2吨到3吨左右。
工人正在采摘蓝莓。杨丹摄
“挂果早、果子大,比较脆、甜,每年产量在种植第二年产量达到700到800吨,总产值4000万元左右。”基地负责人方春秀介绍。
目前,位于乐白道街道阿得邑村委会的红河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种植基地的多个品种蓝莓也正陆续成熟。
“分两期项目,一期是110亩,二期是70多亩,总面积180多亩,今年整体产量上来了,到目前为止,采摘产量大概在70吨,营业额大概在400多万元。”红河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基地负责人林金荣说。
蓝莓成熟了。杨丹摄
蓝莓属于高价值农作物,企业和农户的生产积极性普遍较高,今年一季度开远市蓝莓种植面积5652亩,同比增长62.6%;实现产量3022吨,同比增长49.5%。
截至目前,全市从事蓝莓种植产业的规模农业企业共16家,分布在乐白道街道、灵泉街道、大庄乡、羊街乡、中和营镇,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家,州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2家。
新鲜采摘的蓝莓。杨丹摄
“下一步,开远市将实施联农带农蓝莓基地建设项目,积极整合土地资源,淘汰低产、低效能果园地,引导企业发挥联农带农作用,通过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形式,提高组织化程度,以订单式、成员式等多样化合作形式发展带动农户发展蓝莓产业。”开远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涂艳芳说。(杨丹、国福祥、李雪琼)
来源:开远市融媒体中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