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业态焕发非遗新光彩
云南师宗“三月三”激活文旅消费新动能

今年,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三月三”民俗文化旅游季深度融合古老非遗技艺与现代文旅体验,为游客打造沉浸式壮乡文化盛宴,有力推动文旅消费增长。
“非遗工坊体验”是“三月三”民俗文化旅游季的热门项目。在师宗县五龙壮族乡龙布瑞刺绣工艺品专业合作社工坊,机杼声不断。游客不仅只是观看,还能参与壮锦制作。来自江西的许先生坐在织机前,模仿绣娘操作时双手抖动,丝线总是纠缠,急得冒汗。好在绣娘及时指导,他才掌握技巧,露出开心笑容。从纺线到织布,每个步骤都让游客感受到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
许先生兴奋地分享道:“这个织布机,这种制作工艺,我以前在电视上看过一次,今天有幸到这里来现场体验一下,感觉这个工艺的魅力。”
游客体验织壮锦。
师宗壮锦在2022年入选云南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在非遗传承人余晶凤的带领下,这项技艺通过创新设计重焕生机。余晶凤介绍:“壮锦是我们壮族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一道工艺,我带领姐妹们织壮锦,不仅传承了文化还增加了收入,目前我们订单量还是非常大的。”
据介绍,余晶凤带领村民成立合作社,将壮锦与现代时尚结合,开发出手提包、饰品等文创产品,很受欢迎。目前,合作社年产值超300万元,带动100多名村民就业,人均年增收1万元以上。
非遗传承人余晶凤向游客介绍壮锦工艺品。
师宗县“三月三”民俗文化旅游季内容丰富多样,游客白天用植物染料制作五彩花米饭,夜晚围篝火跳舞;萌宠乐园、热气球俯瞰南盘江等体验,让自然与人文交织成趣,构成“最炫民族风”画卷。
近年来,师宗县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和民族资源,积极推动“非遗+旅游”融合发展。借助“三月三”民俗文化旅游季,打造了石洞红色旅游区、“漏卧·古城”田园综合体等文旅项目,还推出绑神猴文创、竹藤编织等特色商品,让传统文化在旅游中焕发生机,促进旅游经济繁荣。据统计,旅游季期间,全县旅游收入同比增长35%,非遗工坊和民宿预订量翻倍。通过创新业态,打破文化与旅游的界限,让传统技艺成为乡村振兴的关键助力,开启文化繁荣、经济发展、百姓富裕的新局面。 (季亚仙、徐泽雄、陈忠荣 文/图)
来源:师宗县融媒体中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