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马古道上的“守”艺人

云南省宁洱县的那柯里茶马驿站,是一个隐匿于崇山峻岭间的小村落,也是茶马古道上的一颗璀璨明珠。这里依山傍水,植物资源丰富,为来自四川的扎染爱好者黄琳提供了创作灵感。
2013年,自幼酷爱扎染的黄琳来到那柯里村定居,并开设了一家植物染坊,让古老而神秘的染色技艺——扎染在这里焕发新生。
黄琳的扎染作品。廖琴摄
扎染,又称草木染,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已有上千年历史,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黄琳利用当地的红椿树、桑木、板蓝根、柿子等植物制成天然染料,通过扎、缝、缚、缀、夹等多种技法组合,为麻、丝、棉等面料上色,将织物染成深深浅浅、层次丰富的蓝白色晕和褶皱纹理,自然而清新。
黄琳的扎染作品。廖琴摄
“这款围巾是我家最受欢迎的产品,用板蓝根染色,质地柔软,一年四季都能用,还可以当门帘或茶室隔断。”走进黄琳位于那柯里茶马驿站景区的扎染店,各式扎染作品映入眼帘:色彩斑斓的围巾、图案精美的布包、小巧的装饰品……每一件都散发着扎染技艺的独特魅力。店内环境温馨雅致,艺术氛围浓厚,让游客在欣赏作品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浸润。
黄琳的扎染作品。廖琴摄
“第一次到普洱就来到那柯里,这里的扎染产品新颖别致,让人眼前一亮。”来自河北沧州的游客牟煜说。
出于热爱,黄琳将大部分时间投入扎染创作。随着技艺不断精进,她的作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广受欢迎,还远销新加坡、马来西亚等海外地区。
“如今那柯里旅游业发展迅速,我们的生意也越来越好,年收入约20万元。”黄琳介绍,除直接售卖扎染产品外,店里还提供扎染体验活动,从选材、染色到晾晒,每个步骤都充满乐趣,吸引了众多游客和研学团体参与,既丰富了乡村旅游体验,也实现了扎染技艺的"活态传承"。
黄琳的扎染作品。廖琴摄
此外,黄琳还通过现场培训,向宁洱村民传授扎染技艺,既让更多人学习这门手艺,也为村民增收开辟了新途径。目前,她已培训了百余名村民。黄琳还将部分产品交由受训绣娘加工,按件计酬,帮助她们在农闲时增加收入。
黄琳在扎染。陶平摄
“普洱的茶文化和咖啡文化氛围浓厚,我尝试用茶叶、咖啡染色,再以这些布料设计茶席、茶具包、咖啡包等文创产品,吸引更多年轻人了解扎染。”谈及未来,黄琳希望将更多普洱元素融入创作,同时计划开辟一片染色植物种植园,更好地将中国传统染、织、绣技艺相结合,创作出更具特色的精品。(虎遵会、廖琴、陶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