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景谷:农技下乡促春耕稳产增收

春回大地,农事正忙。眼下,正值春耕备耕的关键时节,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的田野里,拖拉机轰鸣作响,农人们躬身劳作,一幅生机盎然的春耕画卷正徐徐铺展。为牢牢稳住粮食安全“压舱石”,景谷县组织农技人员下沉一线,以科技赋能春耕,为全年粮食丰收筑牢根基。
在威远镇农资经销点,景谷县农科局工作人员正一丝不苟地核对种子备案信息。“今年,我们重点检查经营资质和农药登记情况。”工作人员一边记录,一边提醒店主,“一定要把好进货关,绝不能让一粒假劣种子流入田间。”
村民在进行秧苗管理。黄斯超摄
开春以来,景谷县对全县农资市场展开了拉网式排查,完成杂交水稻种子抽检34个批次、玉米种子48个批次。检测结果显示,水稻出苗率全部达标,玉米品种合格率达92.3%。“现在买种子放心多了!”正挑选稻种的村民岩罕说道,每个种子包装上都有二维码,用手机一扫,就能辨别真假。
“这个秧苗要注意控制棚内温度。”在暖里村育苗大棚里,景谷县农技推广员刀志华正“手把手”指导农户。像他这样奔波在春耕一线的技术人员,当地已有200余名。截至目前,农技人员已开展集中培训38场次,解决生产技术难题170余个。
“我们推广的水稻精量播种技术,每亩能节省30%的种子用量。”刀志华擦了擦汗介绍。在他身后,新型播种机正高效作业。今年,全县已投入各类农机具6000余台(套),机械化作业面积同比提升15%。
在永平镇甘蔗种植基地,蔗农正抢抓墒情栽种新苗。“农技站推荐的脱毒种苗,预计每亩产量能提高1吨。”种植大户周明算起增收账。截至目前,全县已完成甘蔗栽种5.2万亩,玉米播种0.58万亩,水稻移栽0.23万亩。
“春耕关乎全年收成,必须打好主动仗。”景谷县农科局局长李志军介绍,下一步,将加强与气象部门的联动,精准发布农事预警;组建病虫害防控专班,力争将农作物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推广节水抗旱技术,建设2万亩高标准农田。
夕阳西下,威远坝子的田间依旧一片忙碌。肥沃的土壤里,新播的种子正孕育着丰收的希望。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上,传统农事与科技赋能相互融合,正绽放出乡村振兴的新火花。(张涵、杨颖、黄斯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