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师宗:矿山荒地蝶变 绘就“桃花源”画卷

人民网师宗3月26日电 春风轻抚,万物复苏,曾经的矿山荒地,如今已悄然开出千亩桃花。春分时节,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雄壁镇雨柱村3700余亩桃花次第绽放,现已迎来盛花期。漫山遍野的桃花灿若云霞,它们在枝头轻轻摇曳,仿佛在低语着春日的秘密与温柔。
桃花灿若云霞,俨然一幅色彩艳丽的生态画卷。师宗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然而,谁能想到这儿曾是一片荒芜的矿山荒地。果农孟石荣回忆:“以前的雨柱村,村子里都是黑的,刮风的时候脸上都是煤灰。”因为过度开采煤炭,雨柱村的生态环境曾遭到严重破坏,土地裸露,植被稀少。
桃花次第绽放,已迎来盛花期。师宗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2016年,师宗县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以“矿山生态修复+经济林产业”为抓手,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桃林种植带,发展桃子产业,生态环境不仅得到了修复,也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实打实的收益。
如今,这数千亩桃林已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桃花盛开时,大量游客前来观赏,带动乡村旅游的发展;桃子成熟时,则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新产业。
朵朵桃花正以它最美的姿态,迎春怒放。师宗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现在收入比以前提高了几倍,以前一年挣一万多元,现在一年能挣二三十万元。”孟石荣介绍,目前他家里种植桃树100多亩,是村里数一数二的种植大户。
据悉,雨柱村已发展种桃大户18户,种植面积达3700余亩,种植品种30余种,总产值3600余万元,人均纯收入1.3万余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余元。“雨柱桃子”生态品牌持续打响,绿水青山造福当地群众的效应逐渐显现。
曾经的矿山荒地,如今已悄然开出千亩桃花。师宗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从矿山荒地到桃花美景,雨柱村的蜕变,是当地政府和群众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截至目前,全县已修复历史遗留矿山1482.6亩,完成石漠化治理3万亩、森林抚育2.2万亩、退耕还林0.7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9.22%。(曾智慧、周艳红、窦盛根、杨金花)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