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堂“专业引领 荣药之师”系列报道
“优质的服务也是一剂良药”

3月出,大地依旧春寒料峭。晚上8点,一心堂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个旧人民路连锁店执业药师杨东琼刚在系统上结束审方,见到有顾客进店买药,马上又迎了上去。
“药马上帮您配好,吃过饭了吗?上次的药效果怎么样?”顾客是经常光顾的“熟人”,杨东琼一边动作麻利地拿药,一边拉起了家常,气氛轻松愉快。
杨东琼是土生土长的云南弥勒人,自小,她心里就有个“医学梦”。2007年,杨东琼考取执业药师资格证。2010年,她成为一心堂集团在红河、文山两州的第一批正式上岗的执业药师。
杨东琼在检查货架上的药品。人民网记者 庄志斌摄
平时工作中,杨东琼经常接触慢病病人,看着他们每月如期到店买药,再大袋小袋地提着药回家,心里很不是滋味。
让她记忆深刻的是一个买了10年药、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慢性病的许奶奶,而许奶奶的丈夫也患有慢性胃炎等,老两口每个月的退休金多半用在了买药上。
能不能有更好的办法帮助他们减少服药量呢?2019年,一心堂集团组织员工进行慢病管理学习,杨东琼在系统学习的过程中找到了突破口。
回到工作岗位后,杨东琼立即着手梳理部分老顾客的服药情况,建立顾客慢病档案。通过详细询问和深入了解,她发现许奶奶一家每天吃的蔬菜和水果数量不达标,用药剂量和服药时间也时有混淆。
当再一次为许奶奶拿药时,杨东琼细心地将药分开包装,并在每一个药盒上都写明服用剂量和时间。根据老人的血压和血糖测量值,她综合评估给出调整药物剂量的建议,更贴心地制作了一份“健康生活作息表”,指导老人对每日的饭菜品种、数量以及运动的时间、频次进行调整。
一段时间后,许奶奶的血糖和血压都得到了很好地控制,老伴的胃病也没有复发。这个成功案例,让杨东琼更加意识到了慢病管理的重要性,此后,与顾客交流病症、服药方法成了她每天的“必修课”。
杨东琼在检查中药柜里的药品。人民网记者 庄志斌摄
“倾听和解释的过程也可以为顾客减轻痛楚,优质的服务也是一剂良药。”面对各类患者,杨东琼用热心和耐心,在给予专业指导的同时,也从情感上为顾客排忧解难。
这些年来,很多顾客和杨东琼成为了朋友,每次买药“点名”要杨东琼帮忙“参谋”的顾客有200多人。杨东琼带头建立的慢病档案里,现登记在册的病人有4000多人,曾记满了20多个本子。
在平凡的岗位上,杨东琼用15年的坚守,书写着这样一个信条:“执业药师的职责就是为百姓安全用药保驾护航,也真心希望病人少吃药。”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