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财经

张福锁代表:继续当好“田里的守望者”

2025年03月23日11:44 |
小字号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带领共建的大理烟草科技小院于2022年6月成立,三年将至,小院建设得怎么样?解决了多少农户的技术难题?能不能把“技术流”转化为农户的“现金流”?

“说到底,就是要让乡土里的‘农研’,圆梦乡亲们心坎上的‘农愿’。”张福锁介绍,奔着这个目标,他们让科研“长”到农田里。自小院成立以来,张福锁团队以“政—产—研—学—用”一体化模式为主体,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依托烟草行业体制机制与全产业链优势,充分发挥小院功能,引领特色农业绿色发展,实现农业增值、农民增收、洱海保护。

张福锁院士(中)与团队查看洱海水稻试验田苗情。云南省烟草专卖局供图

张福锁院士(中)与团队查看洱海水稻试验田苗情。云南省烟草专卖局供图

目前,张福锁团队在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的“洱海科技大会战”成果斐然:研发了适合洱海流域的两种新型绿色肥料——绿色智能肥肥料和烟草专用复合微生物肥,目前正在洱海流域推广施用。通过精准施肥、用绿色智能肥料和进行“烟稻油”轮作模式等,能让水稻、烟草、油菜等作物增产10%至30%、节肥10%至35%、减排20%至50%,能实现洱海流域水体污染防治与高值农业协同发展,很好带动了流域生产、生活和生态的绿色变革。

特别是“烟草+鲜食玉米+富硒油菜”的绿色高值协同种植新模式,一年三熟,与洱海生态地理环境更好“适配”,提高了土地复种指数,每亩农田可增加收入6000多元。不仅如此,小院还集科技社会服务和产学研人才培养于一体,利用磻溪村“网红S湾”独特地理位置优势,创新了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乡间驿站”。

作为教育、科技、人才深度融合的创新载体,小院一头连着高等学府“象牙塔”,一头连着田间地头“泥土地”,形成了独特的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模式。科技小院模式打破了传统农业科研与生产脱节的困境,构建了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机制。自成立以来,小院通过科技赋能推进农业现代化,深入实施洱海保护与污染治理工程,统筹推动烟粮协同发展以保障粮食安全,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贡献实践力量。

“目前,小院还面临着投入不足、资源整合机制不健全、科技成果在更大范围应用难等问题。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科技小院政策配套,加强与政府部门、其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与交流,推动小院集群发展。”张福锁表示,“我是来自农业科研领域的全国人大代表,作为农业科学家科技工作者,我将继续当好‘田里的守望者’;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我也将把田里的声音,变成国家的政策,再把政策种回田里,变成老百姓的福音。”(黄雪琴、姜宁、杨成伟)

来源:云南省烟草专卖局

(责编:徐前、祝鸿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