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深化教育和医疗体制改革——
实在办实事 真心暖民心

智慧医疗远程会诊。 本报记者 杨峥 摄
红十字会送医下乡。 本报记者 杨峥 摄
医护人员向工人普及卫生知识。 本报记者 陈飞 摄
开远市留守儿童在云大研学。 本报记者 高吴双 摄
课外活动丰富多彩。 本报记者 杨峥 摄
如何让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如何让患者就近看上病、看好病?教育医疗是群众最关注的民生问题。近年来,云南从解决群众实实在在的就医、就学问题入手,不断深化教育和医疗体制改革,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石林彝族自治县大可乡中心学校水尾小学是大可乡最偏远的校点,从校点开车到乡镇需要50分钟,由于生源少,从前的音乐、美术课都是由语文、数学老师兼着上,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为此,石林县创新教师任课机制,积极探索并建立“走教”制度,从中心学校、完全小学统筹安排体育、音乐、美术等学科教师到辖区范围内难以开齐课程的小学教学点“走动教学”,为当地孩子“送课上门”。
目前,云南省教育事业发展迈入全面“扩优提质”的新阶段,一系列政策举措持续落地,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且有质量的教育。
推动教育资源扩优提质,增强基础教育优质资源辐射引领,集团化办学、学区制管理、城乡共同体3种方式,覆盖基础教育学校1.37万所、学生572.79万人,学校、学生覆盖率分别达54.51%、68.63%。昆明市新组建14个基础教育集团,新增优质学校20所、优质学位5万余个,让更多孩子在家门口上到好学校。全省“五个一批”各类帮扶学校共选派管理人员和教师近3000人。23所高校落实体育美育浸润行动,共选派2808名音体美专业师生到29个帮扶地区实习支教。
落实教育民生保障,2024年新建、改扩建203所幼儿园,增加学位近4万个。实施基础教育规范管理年行动,持续巩固“双减”成果。遴选50所学校开展示范性国门学校建设;升级打造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服务平台,“教育入学一件事”有速度更有温度。各地教师“一对一”结对帮扶留守儿童31万对。各高校落实毕业生就业创业提质行动,2024届毕业生初次去向落实率稳中有升,留滇就业23.8万人。
激发教育事业活力,稳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出台新高考选考科目等级赋分办法等配套措施和职教高考、春季招生实施办法。实施云南省银龄教师行动,招募各学段优秀银龄教师1350人。建立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小学期”制度,培训教师131.4万人次。启动“3+4”中本贯通和“3+2”高本贯通改革试点,职业教育吸引力不断增强。
创新求精擦亮思政育人品牌,出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四通行动”实施方案,持续打造“张桂梅思政大讲堂”思想政治教育第一金课。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建成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全省符合条件的公办中小学校全面建立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23个高校党组织入选教育部“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项目。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
2024年,云南省扎实推进健康县城建设,爱国卫生工作成为全国范本;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达到国家推荐标准比例跃升至23%;全省基本医疗保险覆盖4562.51万人,参保率达到97.64%,参保质量持续提升,参保结构更加优化,全民参保成果持续巩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位置,云南省不断推动医疗资源再拓展、医疗服务水平再提升、健康保障内涵再丰富,健全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让群众大病不出省、一般的病在市县解决、头疼脑热在乡镇村解决,交出了一份合格的健康答卷。
为全力打造群众家门口的好医院,近年来,云南持之以恒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质医疗资源分配和布局更加均衡——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成效显著,心血管病、呼吸区域医疗中心主要业务指标年均提升10%以上。玉溪市、楚雄州成功申报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2024年全省共完成100个薄弱专科建设,全省128家县级公立综合医院95%独立设立精神科、95%独立设立眼科、70%独立设立临床营养科、79%独立设立病理科、60%独立设立输血科。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自主研发全球首款完全可降解封堵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精湛的医疗技术传授给怒江州各级医疗机构;云南省肿瘤医院在云南率先成功应用3CG磁导航定位技术,为三位肿瘤患者完成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
基层卫生服务体系是群众就近就便获得系统连续卫生健康服务的基础,距离群众最近、利用便利可及,是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第一道防线。近年来,云南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标比例实现跃升,慢病管理和快速救治能力显著增强,医疗服务网底更加牢固。
同时,云南不断深化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完善服务体系。楚雄州入选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29个专科、17个科室入选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和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建设项目。遴选11个中医优势病种开展付费方式改革试点。筛选推广27项中医药适宜技术,累计培训1.6万名基层人员。建设省级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80个。此外,云南重大传染病防控有力,疾控体系改革推进,医疗应急能力专业高效。艾滋病防控保持全国领先,结核病发病率控制在历史较低水平,123个县(市、区)达到消除麻风病危害标准,18个血吸虫病流行县全部达到消除标准,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实现零的突破。(记者 陈鑫龙 陈怡希)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