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武定:创新机制筑牢平安基石

金沙江畔,云南省楚雄州武定县己衣镇用六年“零命案”的治理答卷,为平安建设写下生动注脚。己衣镇创新“四个三”工作法,将风险防控网织进高山深谷,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基层落地生根。
“三网”筑基 打造全域防控体系
己衣镇构建“党政领导包片、干部包村、网格员包户”三级责任链,建立“半小时响应圈”,形成“片片有人管、村村情况明、矛盾不上交”的责任网络。
延伸信息网。己衣镇构建"1+2+N"情报矩阵(1名民警+2名辅警+‘N’名网格员),在9个村委会设立“平安哨所”,配备无人机空中巡查,结合地面“山鹰”巡逻队,第一时间抓取和收集辖区内矛盾纠纷问题线索。
筑牢联动网。己衣镇整合司法、公安、林草、妇联等部门力量,建立“纠纷化解联合指挥部”,针对山林纠纷创设“树梢法庭”,针对家庭矛盾设立“彝乡调解室”,形成“一纠纷一专班”处置模式,重大矛盾化解率达100%。
己衣镇构建“党政领导包片、干部包村、网格员包户”三级责任链,建立“半小时响应圈”,形成“片片有人管、村村情况明、矛盾不上交”的责任网络。
延伸信息网,构建“1+2+N”情报矩阵(1名民警+2名辅警+‘N’名网格员),在9个村委会设立“平安哨所”,配备无人机空中巡查,结合地面“山鹰”巡逻队,第一时间抓取矛盾纠纷线索。
筑牢联动网,整合司法、公安、林草、妇联等部门力量,建立“纠纷化解联合指挥部”,针对山林纠纷创设“树梢法庭”,针对家庭矛盾设立“彝乡调解室”,重大矛盾化解率达100%。
“三前”移防 构筑风险预警屏障
己衣镇通过“人巡+车巡”方式,对婚姻家庭、邻里矛盾、经济债务等纠纷进行“拉网排查”和“重点驻查”,建立“三色预警”机制,对“三失一偏”人员实行动态管控。
调处前移。己衣镇组建“基层治理巡逻队”“巾帼调解队”等志愿队伍9支,针对山林土地纠纷,将关口前移到田间地头、高山密林;针对婚恋情感纠纷,定期开展风险排查评估研判,将关口前移至矛盾发生初期。
服务前移。己衣镇开通“民生直通车”服务平台,整合民政、社保、妇联等部门资源,累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68件,群众满意度达98.6%,切实从源头减少矛盾滋生。
“三机制”赋能 提升矛盾化解效能
己衣镇建立“网格初调、村级联调、乡镇专调”分级体系,一般的邻里、口角纠纷由村组自行调解,突出的婚姻家庭、经济纠纷由村委会介入调解,较为复杂、激烈的婚恋、山林土地等纠纷由乡级整合多元力量专门调解。
包案督办。己衣镇对积案实行“三定”(定领导、定方案、定时限)管理,建立“一案一档”电子台账,确保重大矛盾风险有人管、管到位,成功化解历史遗留矛盾纠纷4件。
回访评估。己衣镇对已调解矛盾纠纷实行“一月一回访、季度一评估”,适时跟踪了解当事人思想状况、生活动态,及时防止矛盾反弹。
“三工程”提质 凝聚协同共治合力
己衣镇培育“双语网格员”“党员中心户”等特色力量,建立乡级网格1个、村级网格9个,组级网格126个、微网格365个、专属网格3个,实现“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
文化浸润。己衣镇将普法融入“芒果节”“火把节”等活动中,建成3个“法治文化示范村”,培育“法律明白人”369名,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享受法治大餐。
智慧治理。己衣镇根据辖区内己衣大裂谷山高崖陡、巡逻难度大的情况,组建“山鹰”无人机小分队,配置热成像夜视仪,破解峡谷巡查难题,开启高效、智能的警务新模式。(陈颖、赵蕾)
来源:楚雄州委政法委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