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社会

云南西盟:从“看病难”迈向“优服务”

2025年03月15日11:21 |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小字号

从建县初期的艰难起步,到如今构建起较为完善的医疗体系,60年来,云南省西盟县实现了从“看病难”到“家门口看好病”,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西盟县人民医院儿科诊室医生娜软正在给孩子看病。陈龙汝男摄

西盟县人民医院儿科诊室医生娜软正在给孩子看病。陈龙汝男摄

健全医疗服务体系,夯实基层医疗根基

走进西盟县新厂村村卫生室,村医岩纳格朗正专注地为患者测量血压。这位有着四十年从医经历的老村医,自卫校毕业后便投身家乡医疗事业。回忆往昔,岩纳格朗感慨万千:“当年条件太苦了,村里没有固定卫生室,山路崎岖难行,村民健康意识也淡薄,疾病往往得不到及时诊治。我只能背着沉重药箱,挨家挨户去看病,疫苗短缺时,还得徒步去县医院背回来,每次回来都是满身泥泞。”

在岩纳格朗的办公室旁,中医理疗室内他的儿子岩先纳正忙碌着。受父亲影响,岩先纳中专选择中医临床专业,如今已在村卫生室工作十年。“虽未亲身体验父亲当年的艰辛,但从他讲述中,我深知过去不易。现在条件改善了,我们更要全心全意为乡亲们服务。”岩先纳坚定地说。

在国家对基层医疗事业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投入下,西盟县各村医疗状况迎来巨变。自2010年起,西盟县积极响应政策,大力推进县级医院提质达标工程,开展标准化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如今,5镇2乡的卫生院业务用房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村卫生室也焕然一新,从简陋小屋变为宽敞明亮、设备齐全的医疗场所,病房、药物、器械一应俱全,基础医疗设备与辅助设备的配备,为乡村医疗工作开展筑牢根基。

病患家属在门诊咨询台咨询。陈龙汝男摄

病患家属在门诊咨询台咨询。陈龙汝男摄

基础设施升级,改善就医环境品质

步入西盟县人民医院,宽敞舒适的门诊大楼映入眼帘。诊室外,患者关注着叫号屏幕,有序候诊;药房门口,人们自觉排队取药。这看似平常的场景,是该院多年来提升就医环境与秩序的成果。

患者娜英感叹:“以前县医院就一栋小楼,空间小、科室不全。现在不一样了,常见病基本都能在这儿看,医保系统也越来越完善,看病花费少多了。”在消化内科住院部,患者家属岩义章正在办理出院手续。他的父亲上周因胃穿孔紧急入院,经医护人员精心治疗即将康复。岩义章感慨:“现在医院环境好,床位充足,医护人员专业又贴心。要是以前,等床位都能把小病拖成大病。”

回望1953年,全县医疗用房面积仅40余平方米。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年来,在政府支持与医护人员共同努力下,全县医疗卫生单位基础设施逐年改善。一幢幢崭新的砖混结构医疗办公楼拔地而起,西盟县人民医院借助“三个一”工程建设,飞速发展,配备CT机、DR机、Q7彩超等先进设备,为患者打造了优质、安心的就医环境。

西盟县城区。西盟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西盟县城区。西盟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医疗技术飞跃,守护百姓健康福祉

在西盟县人民医院儿科诊室,医生娜软微笑着询问一对双胞胎儿童的病情。今年是娜软在医院工作的第三十年,她从岳宋乡村卫生室起步,后调入县医院大内科,2019年儿科独立成科,她又投身儿科事业。多年积累让她对儿童病症十分熟悉。

娜软见证了医疗系统的沧桑变化:“刚到县医院时,全院员工不到100人。如今,医疗队伍壮大,专业人才不断引进,医院整体医疗技术水平大幅提升。而且医院重视医护人员学习,不管年轻医生还是我们这些有经验的,都会定期外出学习,以满足患者治疗需求。”

患者娜儿对此深有体会,她的孩子前段时间突发高烧,在县人民医院,医生借助先进设备迅速确诊为肺炎并及时治疗。“多亏了医院的设备和技术,孩子才能这么快康复。要是以前,还得跑市里的医院,既费时间又费钱。现在县医院医疗水平提高了,我们看病更方便、更放心。”娜儿感激地说。

过去,西盟县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有限,县人民医院仅能开展简单手术。近年来,西盟县紧抓机遇,狠抓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大力培养人才,积极引进紧缺人才,依托帮扶资源,如今县人民医院已成功开展44项新技术新业务,显著提高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推动医疗业务全面发展。

下一步,西盟县卫健系统将不断探索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新路径,提升医疗质量与健康服务效率,增强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为人民群众健康福祉保驾护航。(虎遵会、陈龙汝男)

(责编:徐前、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