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时政

春到云岭风光好 感恩奋进谱新篇

2025年03月14日15:42 |
小字号

聚集在民族团结誓词碑旁,聆听一心一德跟党走的先辈故事;驻足于云南省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10年成就展前,了解云南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恢弘篇章;欢庆在“我们的节日”里,读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彰显的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沉浸于村村寨寨,见证美丽家园的幸福生活……今年年初,2025年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月(以下简称“活动月”)启动,并在各州市同步开展全方位、集中式的宣传教育活动。

既有深度又有创新的各类活动,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形有感有效,让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成果可感可知可及,也让全省各族群众在有声有色有趣的宣传教育中,自发主动地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践行者、促进者、守护者。

楚雄州楚雄市彝人古镇社区,居民们参观云南六州市“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摄影联展楚雄巡展,200幅摄影作品生动讲述了云南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动人故事

楚雄州楚雄市彝人古镇社区,居民们参观云南六州市“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摄影联展楚雄巡展。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供图

入脑入心 宣传教育润无声

“很美很震撼,就好像透过一个万花筒把整个云南收入眼底,是名副其实的‘七彩云南’。”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云南主题展”中感受了CAVE沉浸式空间全维裸眼场景演绎后,社区居民杨大姐很兴奋。“改天要带孙女来看看。”

今年1月,云南省民族文化宫推出3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展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云南实践展”系统梳理了云南汇入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积淀,展示了云南各民族团结奋进的时代风采;“中华文化认同云南主题展”全方位呈现云南始终坚守“大一统”思想,推动各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化互鉴融通,不断增进中华文化认同的深厚根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云南主题展”全面反映云南各族儿女坚定用共同的精神谱系固本培元、凝心聚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支撑。

3个展览以云南民族博物馆30年来丰富的馆藏文物为支撑,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及多媒体手段,突出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互动性,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参观者在多维度感知中体验彩云之南,深刻认同中华文化的历史纵深和现实维度。据统计,3个展览开展1个多月来,已接待各族党员干部群众1000人次,有20余个团队走进云南省民族文化宫进行参观学习。

活动月中,全省各地通过展览、宣讲、专题学习等方式,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深入搞好社会宣传教育。

为全面展示建设成就,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精心筹备了以“十年团结奋进 共谱壮美华章”为主题的云南省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10年成就展,并同步在全省进行联展。

丽江市联展在公园、景区等市民及游客集中区域展出,引领各族群众深入感受中华民族大家庭、56个民族是一家的深刻内涵;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以“建设好家乡 守护好边疆”作为联展主题,全面展示了“保护好生态、维护好民族团结、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怒江路径;大理白族自治州在州博物馆、大理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区游客服务中心等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通过电子屏循环播放电子展板,提升覆盖面和宣传效果;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则组织开展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先进事迹暨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的重要回信精神宣讲报告会,深入社区,面向机关干部、街道社区工作者、旅居人群等进行宣讲,引发了各族群众的强烈共鸣。

此外,各地还积极通过新闻媒体,用榜样的力量,大力宣传云南续写誓词碑故事,共守祖国疆土、共建美好家园的生动场景。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开展“我在德宏样样好”全媒体采访活动,记录边疆大好河山与丰饶物产、经济腾飞与文化繁荣、民族团结进步与开发开放的欣荣景象;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着力宣传在民族工作和服务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先进典型,用群众身边的人和事,宣传阐释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时代故事。

1月22日,农历小年,文山州在砚山县平远片区举办“赶团结街、过幸福年”活动,赠春联、品美食、卖年货,各族群众欢天喜地迎新春、过大年浓厚氛围,持续打造平远片区“石榴红”系列活动品牌。

文山州在砚山县平远片区举办“赶团结街、过幸福年”活动。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供图

共庆共享 文化认同美家园

“今天太热闹了,希望今后多举办此类活动。各民族同胞团结在一起,我们的生活才会更红火。”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砚山县平远镇民族团结幸福路摆摊的群众赛从兰说道。她的摊位主营特色腐乳,热闹的年货街让她的生意也跟着变得更红火了。1月22日,恰逢农历小年,文山州举办“赶团结街、过幸福年”活动,现场不仅能欣赏到各民族精美的刺绣服饰,还能免费品尝到新鲜制作的花米饭、牛汤锅、稼依臭豆腐等美食。

2024年12月,中国春节申遗成功。2025年春节成为首个“非遗版”春节。借由“我们的节日”,云南搭建起最广泛的交流平台,成为各族群众增进中华文化认同、巩固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盛会。

普洱市以元旦节、春节为契机,深入挖掘茶马古道、思普革命史、普洱民族团结纪念碑建碑等各时期各领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实,开展红色景点畅游、本土文化书籍展示、短视频大赛、“梅映春韵迎春诗会”等活动,进一步讲好普洱故事,营造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浓厚氛围。

在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彝人古镇的毕摩广场上,傈僳族儿女带来非遗项目“刀杆节”表演——“上刀山 下火海”,这不仅仅是一场演出,非遗传承人还用他们的高超技艺展示出了不怕困难、迎难而上、勇往直前的中华民族精神。

2月11日晚,元宵节前夜,云南省第二届民族团结进步大舞台(以下简称“大舞台”)暨2025年云南舞蹈大家跳启动仪式在德宏州芒市举行。现场不仅能欣赏到精彩纷呈的歌、舞、乐表演,天南地北的游客和当地民众还一起欢乐地进行篝火打跳,正是一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和谐共处画卷。

2月23日,大舞台系列活动曲靖专场去到罗平县,为次日举行的2025曲靖罗平马拉松赋予了更深厚的内涵——15000名跑者跑进百万亩油菜花盛放的春天,更在当地“体育搭台、文化唱戏、全民共享”的创新实践中,感受到“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感受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大美云南。

2025年活动月期间,西双版纳州举办“非遗贺新春-文化进万家”春节主题活动,汇聚各族群众共庆佳节。

2025年活动月期间,西双版纳州举办“非遗贺新春·文化进万家”春节主题活动,汇聚各族群众共庆佳节。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供图

走深走实 互嵌共融拓路径

“以前总怕看病麻烦,没想到今天专家亲自上门,真是太好了!就是辛苦你们了,饭也顾不上吃。”2月14日,“中华民族一家亲 送医下乡助健康”义诊活动中,保山市隆阳区芒宽彝族傣族乡芒宽村一位彝族老人,拄着拐杖颤巍巍地来到现场。得知专家直接到“家门口”服务时,他激动又质朴地说道。当天,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云南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与保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党委携手义诊,汇聚了省、区、乡三级医疗团队30余名医护人员,成为春节期间一道温暖的风景线。

活动月中,云南省积极创新载体、拓宽路径,推动各民族全方位嵌入,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玉溪市以体为媒,打造“同唱一首歌 同为一家人”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品牌,以“体育+民族团结进步”深入推动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活动月中,易门县举办易门绿汁穿越赛定向赛,1500余名各族参赛者共赴绿汁小镇;元江县举办2025“中国萨王纳 暖冬元江”半程马拉松赛,来自全国各地的2000余名选手同步一段生态之旅、团结之旅……在汗水与加油呐喊中,促进各民族情感相亲。

迪庆藏族自治州利用春节农村青壮年返乡时机,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助力乡村振兴”等活动,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深刻理解“五个共同”,牢固树立“四个与共”,更加坚定“五个认同”。

昭通市创新编排情景小品《同心路》、花灯歌舞《民族团结·石榴花红》、主题歌曲《把你的手搭在我的肩上》等文艺作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牢记心间、融入血液。

楚雄州楚雄市彝人古镇毕摩广场上精彩纷呈的彝族年文艺演出,各民族群众和四面八方的游客齐聚一堂,载歌载舞共庆佳节

楚雄州楚雄市彝人古镇毕摩广场上精彩纷呈的彝族年文艺演出。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供图

趁着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好时机,全省各地还通过座谈会等形式,凝心聚才、汇集民智。

昆明市组织开展“‘十五五’民族工作大家谈”活动,组织全市民族宗教系统干部职工围绕找准昆明在全国全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科学筹划“十五五”期间民族工作等开展广泛讨论。

临沧市镇康县把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全面融入返乡及外出务工职业技能培训及招聘会中,先后召开“家乡人话家乡”座谈会、“春风行动现场招聘会”等,引导“家乡人”“娘家人”争做推介家乡的使者,帮助家乡汇聚更多开放合作的“朋友圈”,画好更大创新发展的“同心圆”。

又是一年春来到,东风执笔启新章。云南省以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月作为“开年大戏”,为新起点上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向纵深发展开好头、起好步。未来,云南各族儿女将锚定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不断凝聚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为共同谱写好中国式现代化云南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席建芹、纳梦月)

来源: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责编:木胜玉、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