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开远“家长夜校”,让家长与孩子共成长

近年来,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积极探索家庭教育新模式,通过“一个中心、一个试点、一个主题、六个学习”的“1116”工作模式,开展“家长夜校”文明实践活动,吸引当地越来越多家长在工作之余加入其中。
“家长夜校”老师入户指导服务。邱美华摄
每周五晚上七点半,开远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家长夜校”课堂准时开课。高艳霞作为“家长夜校”的常驻讲师,以“幸福家庭探索工作坊”的形式,与家长共同探索新时代的育儿方式。在课堂上,高艳霞邀请家长通过情景演绎的方式,重新了解家庭基本结构,明确家长在家庭中的角色,进而重新认识自己。
“听了高老师的课,我受益匪浅,深切地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我们需要做到以身作则,而不能像平时那样只会说教却不付诸行动。”家长李池明说。
开远市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抓手,整合本土专家学者、志愿者等力量,联动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等,开展专家讲座、互动分享、案例分析、入户指导等形式多样的“家长夜校”活动。
在城区,“家门口学育娃”成为家长群中的“新宠”。“看看下个月开展什么活动?”已成为市民每月底对“文明开远”微信公众号的期待。而在乡村,“家长夜校”文明实践活动以“试点”形式逐步推广至各乡镇(街道)。
户外教学。邱美华摄
乐白道街道巧妙地将“家长夜校”“迁移”至各类特色场地,通过“夜校+家教”“夜校+心理健康”“夜校+技术”等模式,满足不同家长的学习需求。
碑格乡的“家长夜校”注重将村民需求与教学实际相结合,由村民提出感兴趣的课程主题,夜校再选派的专业讲师进行授课,进一步解决亲子关系、藠头栽种技术、法律知识普及、邻里纠纷化解等方面的问题。
羊街乡让“家长夜校”成为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探索开展“理论宣讲+技能培训+普法宣传+教育辅导+文艺文化+N”的活动模式,开展彝绣、彝族霸王鞭舞等活动,点亮“七彩彝村”的和美夜景。
“家长夜校”授课形式灵活,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让家长们在学习中提升自我,打通了家庭教育的“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开远市共开展“家长夜校”实践活动220余场次,受众达1万余人。(李雪琼、邱美华)
来源:开远市融媒体中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