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泉春水漾生机

春日的阳光穿过青翠的竹叶,在石板路上投下斑驳的光影。3月7日中午,在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的石瓢温泉,58岁的赵红梅裹着浴衣从泡池出来,准备和同伴到旅社做午饭吃。
赵红梅来自曲靖市马龙区,已经来石瓢温泉四天了。她和同伴计划在这儿待一个多月,用“小半个”春天与这里的山水“温柔”相处。
石瓢温泉一处外泡池。人民网记者 程浩摄
一汪清泉养身心。施甸县温泉资源丰富,可开发温泉多达三十多处,位于太平镇大坪子村的石瓢温泉尤为出名。
石瓢温泉藏匿于深山中,因主泉眼形如瓢而得名。泉水为碳酸泉,对治疗胃病和风湿疾病有一定作用,游客们称之为“天然理疗室”。
而且,这里一年四季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晨起沿着林间步道走两圈,连呼吸都带着草木的清甜,是不可多得的康养胜地,每年有上万名旅客到此旅居。“每年10月至次年3月游客最多,特别是春节前后,客房常常爆满。”施甸兰都石瓢宾馆总经理刘绍光说。
施甸兰都石瓢宾馆隶属于保山兰都酒店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后者是保山市烟草专卖局的下属公司。2008年,施甸兰都石瓢宾馆着手打造石瓢温泉,这些年经过两轮提升改造,目前石瓢温泉有泡池27个、酒店客房58间、一般客房70间,另有长期出租的房间58间。
两轮“美容手术”后,来石瓢温泉的游客越来越多,带动了附近不少人就业。“宾馆20多名工作人员,都是本地的。”刘绍光说。
33岁的李春花在施甸兰都石瓢宾馆工作13年,负责前台收银和日常接待,每月扣除五险一金,到手接近3000元。“这里离家近,每个月都能回家。”她笑着说。
春日里山花盛放。人民网记者 程浩摄
石瓢温泉游客多,附近村民看到商机,在路边摆摊设点,售卖当地特产和小吃,收入很可观。
2024年,有389余万人来到云南旅居,同比增长20.7%,旅居云南正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刘绍光说,他们将经营好石瓢温泉,让每个来这里旅居的人,都有回家的感觉。比如,为了增加旅居游客体验感,他们准备推出4条红色旅游线路,一条是从宾馆到善洲林场,一条是宾馆到松山战役旧址,一条是宾馆到滇缅公路惠通桥,再一条是宾馆到潞江坝。
“都不远,当天往返。”刘绍光说。(程浩、赵新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