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要闻

尼珠河上光芒照

吴兴葵 吴 磊
2025年03月12日09:01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尼珠河畔,碧波荡漾,风光如画。这里山川秀美,草木葱茏,仿佛大自然最精致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幅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致。这片土地上,各族人民情深意长,心手相牵。

  我们是土生土长的云南宣威人,对宣威的情感几十年如一日,喜爱、不舍,念念不忘。

  说到宣威的景观,不能不提普立。普立是位于宣威最北端的一个乡,距宣威市区70公里左右,在云贵两省的交界上。全境海拔落差大,立体气候明显,拥有众多美丽的自然景观。在这里,居住着汉、彝、回、苗、白、布依等民族,各民族生活历史悠久,习俗特点鲜明,也有着精彩的人文景观。

  普立的景观中,我们最喜欢的是尼珠河大峡谷,以及在谷中蜿蜒而行的尼珠河。

  尼珠河大峡谷景点很多,一次短暂的走马观花,并不足以完全领略山景的奇秀壮美和这里的民风民俗。因此,多去几回,多走几处,多看看,多听听,不但有山水之乐,也有人文之怡,收获良多,乐在其中。

  尼珠河大峡谷,是一首流淌的诗歌,也是一组绝妙的大自然乐章。峡谷距普立乡30公里,距宣威市区约87公里,北起更底村,南至腊龙村,与贵州省的坪寨、都格接壤,属典型的喀斯特和丹霞地貌,全长约20来公里。

  尼珠河穿峡而过,如刀剑将峡谷冲刷削切得峻奇千般,姿态壮美。加之云雾开处,间有村寨,登高放眼,如入桃源。尼珠河或缓或急地穿过普立,一路荡漾而去,而我们却怎么也走不出普立,眷恋着这山、这水。

  游览大峡谷和谷中的尼珠河,可以从官寨沟说起。官寨沟是一条极目尽美的沟峡,上游岸边生长着无数紫荆,花开千树,动人心弦。中游地段生态良好,气清风宜,天晴光暖的时节,可欣赏到万蝶翻飞、翩翩起舞的景象。在这里,很容易让人想到《梁祝》,想到庄周化蝶,想到大理蝴蝶泉和五朵金花,更想到蝴蝶由破茧到迁徙,翻山越岭,穿湖过海,几代蝴蝶共同实现追梦夙愿的旅程。

  尼珠河大峡谷千百年来人文景观的变化,不也是几代人的努力和奋斗换来的吗?这里的人们生活改善、生存条件向好、经济收入增加等,不都是各族人民齐心协力,经过几十年的打拼和劳作换来的吗?我们能够在这山中和蝶儿共沐阳光、和同行的人畅游谷中,也与自己、普立乡亲热爱生活、努力耕耘的心态息息相关。

  官寨沟板壁岩上的凿壁登岩道名为“步步高升”,其实也是人们追求和向往美好生活的寄意,是对人们为了美好明天而无畏艰险、勇于攀登精神的讴歌和赞美。

  尼珠河峡谷两岸多万丈绝壁,使其与外界的联系两相不易。这里犹如一个美丽秘境,保留着许许多多原生态的景观,恰似一匣奇珍异宝,一经开验,即放奇光异彩,令人视界光芒一新,心生震撼。

  尼珠河是可渡河的一段,因地势落差大,尼珠河在普立段,由之前的缓流变得湍急飞流,水波激荡奔涌,像一位即兴高吟的诗人放声朗诵,又像乐团在峡谷天然的舞台上演奏正酣。这动人心弦的和声,是大自然的妙曲,也是人们奔赴心中远方的气韵。

  尼珠河可谓整个大峡谷的灵魂所在,有了它的流动和沸腾,大峡谷才有了万端灵动,这里的村庄才会烟火气十足,人们游于谷中,才会有那么多的留恋和油然而生的遐思。天地与人们相合的歌声就在大峡谷中回荡着,快乐和梦想就在尼珠河上跳着、舞着,浪花推着浪花,手拉着手,向前方涌去,向宽广而幸福的大江大海涌去。

  峡谷里,尼珠河村祥和、古朴、苍劲、沧桑、厚重,那袅袅炊烟、青石院墙、老屋石道,以及村中人的微笑与热情,无一不是我们熟悉且难忘的情结。这样世外桃源般的村寨,让人想到自己的家乡和亲人,怀念自己在这样的村道上行走的岁月。也会想起自己,曾独坐在如尼珠河村前千年古树般的老树下,暗消惆怅,重展愿望。

  说尼珠河大峡谷是一首诗,其实是不准确的,它应该是可以成卷成册的无数长短诗。奇美的山景,澹澹的河流,美丽的村庄,峡谷中的“精灵”——野生猕猴,还有人们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打造的多处景观,沿河岸陡坡环状而上的梯田……这里每一处都充满了诗意,让人吟咏如醉。

  说尼珠河大峡谷是一组乐章,是十分贴切的。在这里,自然风光是在琴弦上流淌的音符,各民族的习俗是不同风情的乐章,组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与人血脉交融的交响曲。这是一组余韵悠长、天人合一的巨制乐章,是一种气势恢宏、催人向上、勉人奋发的旋律。

  仰望横跨大峡谷的尼珠河大桥,雄壮的桥体、科技感十足的设计、飞渡的气势,让人震撼不已。在驻足沉思之间,普立穿过了历史,来到了今天,正走向新的美好明天。

(责编:徐前、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