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社会

云南西盟:多举措推动就近就业

2025年02月25日15:05 |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小字号

近年来,云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紧紧围绕“稳就业、保民生”的工作目标,坚持外出就业与就近就业两手抓、两手发力,强化政策引领,多渠道、多思路、多层次推动就近就业,为当地群众“解锁”了就业新选择。

西盟县鑫森木业有限公司工人正在进行木材加工。艾嘎摄

西盟县鑫森木业有限公司工人在加工木材。艾嘎摄

零工市场:“家门口”的就业“贴心管家”

“换了一个新的工作环境,不仅离家近,每天还能学到新东西,感觉生活都充满了希望。”2024年11月,通过西盟县人社局零工市场,力所乡图地村班同二组村民娜新找到了心仪已久的工作。

娜新早有换工作的打算,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网上发现了专门发布本地招聘信息的零工市场公众号。不久后,她看到了酒店前台的招聘信息,经过与工作人员对接,顺利获得了面试机会。

从看到招聘信息到正式上班,娜新只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她感慨道:“零工市场不只是发布招聘信息,更像是一位贴心的就业管家,为我们求职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自2024年起,立足“灵活就业、增收共富”的理念,西盟县人社局重点围绕个人服务和企业服务,打造了具有西盟特色的零工市场。

通过定时在街道摆放招工摊位、定期举办招聘会等多元化举措,零工市场不断拓宽待业群众的就业渠道。2024年,零工市场累计发布零工岗位23000个,成功促成1611人次零工就业,岗位涵盖生产普工、茶艺师、车间普工等多个领域,涉及佤家乐、健之佳、雅岸酒店等众多本地企业。

零工市场的高效运行,实现了求职者与企业的“双向奔赴”。对于本地待业群众来说,它提供了丰富完善的就业帮助;对于本地企业而言,也带来了极大的便捷。

“作为新入驻西盟的企业,招聘初期我们困难重重。但通过零工市场平台,我们不仅快速找到合适员工,还节省了大量时间和成本,真的非常感谢。”西盟吉顺商贸有限公司经理尹凯说。

岩罗在百香果园做果园维护。西盟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岩罗在百香果园做果园维护。西盟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政策扶持:返乡创业有了机遇与“底气”

走进西盟县勐梭镇王莫村,一片生机盎然的百香果园映入眼帘,返乡创业的佤族青年岩罗正穿梭其间,熟练地采摘着成熟的果实。

“国家的好政策给了我们返乡创业的底气。”岩罗一边忙碌一边说道,既能在“家门口”实现创业梦想,又能照顾年迈的父母,还能把大学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到产业发展中,这样的机会太难得了。

岩罗口中的“好政策”,正是西盟县为支持返乡创业而出台的一系列扶持措施。2022年7月,他申请到了3万元的高校毕业生创业补贴,开启了百香果种植事业。“百香果产量高、周期短、见效快,是个不错的创业项目。”岩罗信心满满地说。

为鼓励更多像岩罗这样的返乡人员创业就业,西盟县专门制定了实施方案,从金融支持、补贴政策、项目扶持、技术指导、奖励激励和服务保障等六个方面,推出了24项具体措施。据统计,2022年以来,全县共扶持创业人员2754人,发放各类创业贷款3.03亿元,带动就业4000余人。

与此同时,西盟县还着力打造“西盟工匠”省级技能品牌,构建“工匠—工坊—工厂”的产业链条,目前已培育“西盟工匠”2020名,其中“金牌工匠”20名。

此外,西盟县还成功创建了“佤山歌舞者”国家级劳务品牌,全县歌舞表演从业者达2000余人,实现了从“文化娱民”到“文化惠民”再到“文化富民”的跨越式发展。

街道摆放招工摊位。陈龙汝男摄

街道摆放招工摊位。陈龙汝男摄

产业扶持: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

“今年我家种了7亩甘蔗,政府不仅给了种植补贴,还推广了机械化种植,省时省力又高效。虽然有些地方还需要人工补种,但整体效率提升了不少。”西盟县新厂镇永广村七组村民尼凯龙高兴地说。

甘蔗产业作为西盟的传统支柱产业,也是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近年来,西盟县通过加强农技队伍建设、实施种植补贴政策、推广先进种植技术等一系列措施,有效激发了群众的种蔗积极性,推动甘蔗产业提质增效。

“丰富的境内外资源为我们发展糖业产业增添了信心。今年我们糖厂进行产能提升改造,预计年入榨甘蔗量将从目前的24万吨提升到80万吨以上。”西盟昌裕糖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李良表示。

通过扶持龙头企业、建设原料基地等措施,西盟县不仅推动了甘蔗和林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还在种植、管理、加工等环节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实现就近就地就业。“我在鑫森木业工作4年多了,每月工资8000多元,不仅离家近,收入也比外出打工高。”勐梭镇里拉村三组村民岩革说。

截至2024年,西盟县的甘蔗和林果产业原料基地总面积已达20.5万亩,农民人均4亩左右。县内共有8家糖厂和林果类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预计实现工业产值4.98亿元,带动近千名群众就近稳定就业,户均增收5.6万元。

随着西盟县各类就业政策的不断优化和产业结构的持续升级,未来的就业市场将更加多元化和充满活力。零工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将为灵活就业提供更多机会,创业扶持政策将激发更多创新活力,而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也将带来更多高质量的就业岗位。西盟县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致力于打造一个更加公平、高效、可持续的就业环境,让每一位劳动者都能在“家门口”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虎遵会、陈龙汝男)

(责编:徐前、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