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法治

楚雄公安:构建警医联动平安医院建设新模式

2025年02月21日12:02 |
小字号

2024年来,云南省楚雄州楚雄市公安局以楚雄州人民医院为试点,通过提档升级公安驻医警务室,科学规划PTU武装处突单元执勤点,挂牌运行驻医警务站和教官工作站,组建“警医联络员、专职保卫人员、平安义警队员”三支力量,连通警医可视化对讲“一键报警”装置,探索出了警医联动“两站三员一连通”平安医院建设新模式。

楚雄市公安局西城派出所民辅警开展治安巡逻。

楚雄市公安局西城派出所民辅警开展治安巡逻。

“两站三员”构建立警医联动机制

楚雄市公安局提档升级“中心区”驻医警务室,增设驻医警务站,严格落实公安警力就诊高峰必巡、门诊时段全程在岗的要求,全面参与医院内部安全防范,兼顾周边区域巡逻防控、社区警务、警情处置和法律宣传等工作,并向附近商圈辐射。

科学规划PTU武装处突单元,实行“核心区”驻点勤务,选派省级警务实战教官挂牌运行驻医教官工作站,全面指导医院开展安全防范训练,提升应急处突能力。

组建“警医联络员、专职保卫人员、平安义警队员”三支力量,充分发挥“红袖标”社会治理作用,不断提升信息收集、安全防范和风险预警能力。

2024年11月的一天,楚雄州人民医院内科病房走廊里,一场医患纠纷一触即发,现场秩序混乱。楚雄州人民医院“平安义警队”了解情况后,马上赶到现场进行先期处置并报警,西城派出所驻医警务站社区民警接报后迅速到达现场进行处置,及时制止了一场医患纠纷,体现了派出所主防工作中群防群治的重要性。

州医院安装的可视化对讲“一键报警”装置。

楚雄州人民医院安装的可视化对讲“一键报警”装置。

“两方”机制打通警医联动“运行经脉”

建立常态联席会商机制。楚雄市公安局打通公安与卫健、派出所与医院、社区民警与医院保卫人员、群防群治力量三个层次的平安共建沟通协商机制,将日常安全检查、“两站三员”运行情况、涉医违法犯罪查处等作为主要内容,定期通报情况、解决问题、细化要求,实现“1+1>2”的预期目标。

建立长效训练演练机制。指导医院配备安防设施,在医院安保力量中组建“最小应急单元”,驻医警力定期指导医院内保队伍开展专业性、针对性的安全防范训练,警务教官提供前沿的警务实战技术指导,最大限度提升现有力量短时防卫和自救能力。

2024年10月24日,李女士在医院就诊时,不幸遭遇医托诈骗,损失2900元。意识到情况不对后,她看到楚雄州人民医院驻医警务站便走进向民警咨询,民警了解情况后,迅速开展工作,成功为李女士追回了全部损失,突出了平安共建沟通协商机制的优势。

楚雄市公安局快反单元民警在州医院执勤。

楚雄市公安局快反单元民警在州医院执勤。

“一盘棋”构建警医联动防控体系

开展“一键报警”补盲建设。楚雄市公安局在医院重点部位安装可视化对讲“一键报警”装置,并接入市局110指挥中心后台,实现实时监控、电子巡查、重点人员预警和应急指挥的互联互通,为应急处置、指挥调度装上“电子眼”。

开展“点对点”应急调度。按照“情指行”一体化警务模式建设要求,该局不定时在医院开展警情演练,提升街面公安巡逻力量的反应速度、处置能力和增援效率,做到“一键调度、一呼百应”,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医院”。

2025年1月24日,西城派出所驻医警务站社区民警罗福友在楚雄州人民医院巡逻途中发现一名老人突发疾病晕倒在地。便立即联系医院的医护人员,并组织“专职保卫人员”疏散周围群众,送至医院。经过全力抢救,老人的病情逐渐稳定,此次街面巡逻力量的快速反应为老人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通过常态化的联席会商、培训演练和“点对点”应急指挥调度机制建设,楚雄州人民医院试点涉医警情同比下降15.3%,救助群众187人次,调处各类纠纷56起,形成了可推广、可复制的有效经验做法。(高海涛 文/图)

来源:楚雄州公安局

(责编:徐前、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