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罗平:中药材种植助力群众增收

“现在我在‘家门口’打工,一天就有100多元的收入。”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大水井乡红箐村村民彭运忠一边拿着刚挖出来的中药材续断,一边开心地说道。
时下,正值中药材续断采挖的黄金时期,在罗平县大水井乡红箐村续断种植基地里,机械轰鸣,只见村民忙着采挖、锤打、筛拣、晾晒,散发出浓浓的药香,田间地头呈现出一派丰收的景象。续断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因能“续折接骨”而得名,其性微温,味苦。
村民在采挖续断。
2024年5月,红箐村致富带头人彭守文在驻村工作队和村委会的帮助下,引进80余亩中药材续断种植,并试种成功。“根据现在采挖的情况,每亩可采收1.5—2吨,产值预计可达61万元。”他说。
近年来,红箐村扎实培育了一批理念新、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致富带头人,以“头雁效应”激发“群雁活力”。当地通过“公司+基地+订单+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和“自种+土地入股+务工”的多元化合作模式,引导村民发展中药材产业种植。
种植基地负责人向农户发放务工工资。
据悉,续断种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从育苗、移栽、管理、采挖、晾晒、搬运,每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我们基地一年的用工量在1000人左右,会优先考虑本地村民,全年发放务工工资达10多万元。”
近年来,在大水井乡党委政府和驻村工作队的支持和帮扶下,红箐村结合山多地少的实际,积极探索新的增收路子,优化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布局,大力发展中草药产业。除已种植的80余亩续断和170余亩迷迭香外,还将种植100余亩白花前胡。
红箐村党总支书记王建开表示:“红箐村始终紧扣群众增收这条主线,全力做好特色农业文章,探索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积极引导村民发展特色种植产业,让中药材产业成为红箐村乡村振兴的引擎,让产业兴旺起来、群众生活富起来、村集体经济壮大起来。”(李苏楠、李乔良、李红平文/图)
来源:罗平县融媒体中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