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交通运输服务品质不断提升——
人享其行 货畅其流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2024年,云南省聚焦旅客出行、货物运输中的短板弱项,按照优质工程、优质服务、绿色人文总体思路,深入开展交通运输服务优质提升年行动。一年来,云南省交通运输服务品质不断提升,公众出行更加便捷顺畅,货物运输更加高效集约,综合交通成为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的重要窗口。
改善“硬环境” 优化“软服务”
怒江美丽公路,宛如一条彩链将百年“澡堂会”登埂澡堂、“记忆之城”知子罗、“自然构造奇观”怒江第一湾等怒江旅游点连成一线,构成赏峡谷风光、听怒江涛声、品民族风情、促经济发展的交旅融合乐章。
今年1月,交通运输部、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公布第一批旅游公路项目,怒江美丽公路位列其中,成为民众出行的新选择,也成为“交通+旅游”的生动样板。
交通运输优质服务创建是服务支撑“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加快建设交通强省、深入践行“人民交通为人民”的现实需要和具体行动。一年来,云南省不断改善“硬环境”,优化“软服务”,有力提升了交通运输服务品质,让公众出行实现从“走得了”到“走得好”的转变。
截至目前,云南省已建成绿美公路5.2万公里、绿美服务区80个,普洱磨黑至那柯里旅游公路等入选全国第二批交旅融合发展示范案例,G56杭瑞高速读书铺服务区等2个项目入选全国第一批旅游公路名录。昆明、大理、曲靖等铁路车站完成提质改造,昆明南、弥勒站站内换乘流线进一步优化,磨憨站建成境外来宾便利化支付服务中心。昆明机场持续优化“晚安长水”旅客过夜服务产品,深化拓展“十免多享”等中转服务,“易畅转”成功入选交通运输部发布的旅客联程运输服务品牌典型案例。投入运营境外来宾综合服务中心,持续提升144小时过境免签旅客和外宾综合服务功能。精心打造“长水大舞台”“金色长廊”等文旅推介平台,擦亮“云花”名片。推出安检急客“红黄蓝”分级保障模式,提升值机、托运、安检等流程效率。
针对云南省交通出行周期性强、时段集中,旅游群体人数众多的特点,调整优化春节、五一、国庆及寒暑假等重点时段昆明地铁6号线、机场快线等运营时刻,完善其他火车站、机场周边公共交通覆盖,显著提升出行接驳换乘效率,及时满足广大旅客经济便捷交通需求。
结合来滇旅游热门目的地,云南省开行“从雪山到雨林”“从天府平原到热带雨林”“星光·澜湄号”等旅游列车,2024年全省铁路累计发送旅客10374.8万人次,同比增长11.3%。全新打造盘龙江、普者黑、普达措3条精品水运航线,其中普达措航线入选全国水路旅游客运精品航线典型案例。打造“洱海大游船双喜线”“大理夜宴”“夜游澜沧江”“观鸥巴士”等多个旅游产品,推出婚拍旅拍、研学包团游、节假日主题游等多个新业态新项目,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服务为进一步打造“旅居云南”提供了基础支撑。
物流“保畅通” 运输“守安全”
去年,中老铁路交出了一张喜人的成绩单。
客运总量、货运总量累计分别突破4500万人次、5000万吨大关,开通“粤滇·澜湄线”“京滇·澜湄线”“澜湄·云南号”跨境货运列车,覆盖老挝、泰国等12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口岸进口、出口货物整体通关时间较开通初期分别缩短超过60%、90%。
“黄金通道”实现从通到畅、从畅到快、从快到旺转变的背后,离不开交通服务水平提升,物流降本增效的有力支撑。
为深入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优化,云南省持续推进大宗物资“公转铁”“公转水”,关累港口岸通过国家验收,成功开启跨境通道水公铁“一单制”多式联运。通过打造“水富港—长江中下游”等多式联运精品线路,2024年货物吞吐量达713.1万吨、同比增长58.6%,铁水联运2万标箱、同比增长125.6%。
云南省成功举办大湄公河次区域(GMS)国际道路运输试运行和中越公路跨境直达运输活动,开通国际道路客货运输线路32条、覆盖越南6省(市)和老挝10省(市)。公路全面推广应用道路运输电子证照,推动省际包车电子凭证与邻近5省互认。开通农村客货邮线路583条,实现线路、站点与物流精准匹配。铁路推出“铁路运费贷”“信用证结算”“铁路单证融资”等铁路物流金融产品,优惠企业物流成本约10.82亿元。
“在保障运输安全方面,云南省加大对非法营运的打击力度,在昆明机场、昆明火车站等周边常态化开展专项治理,通过综合整治有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黑车、喊客拉客等问题。”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从根本上消除道路运输安全事故隐患,云南省完善多部门协同治理,健全营运车辆信息共享共用、货车超限超载综合治理、货车疲劳驾驶协同治理、非法营运精准协同治理、危货道路运输全链条管理等机制。2024年道路运输领域接报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52.9%和59.1%,全省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记者 李承韩)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