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法治

临沧市中级人民法院:

让人民法庭“治”在前端、“理”在基层

2024年12月30日17:28 |
小字号

“真是太感谢法官了,这两千块租金我原以为要好几个月,想不到这么快就拿到了。”在云南临沧永康人民法庭,当事人边说边将一面写着“倾心调解化纠纷,秉公执法暖民心”的锦旗送到了法官手里。

“如我在诉”“小案不小”,一直是临沧法院秉持的司法理念;立足审判职能助力边疆民族地方社会治理,始终是临沧法院致力解决的重大课题。

近年来,临沧法院主动服务和融入党委领导下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以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为抓手,持续激发17个人民法庭及诉讼服务站(点)“前沿哨所”和“桥梁纽带”作用,打通法院参与综合治理的“神经末梢”,倾力守护边疆稳固安宁、维护民族团结进步、护航经济社会发展。

法官在帕帕窝调解室开展协商调解。

法官在“帕帕窝调解室”开展协商调解。

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

深入群众、了解群众、依靠群众,才能更好地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这是“鲍卫忠群众工作法”的核心内涵。今年6月,云南法院首个“鲍卫忠群众工作法调解室”在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勐库人民法庭挂牌成立。

双江县勐库镇盛产大叶种茶,知名茶品“冰岛”就产自这里。为了茶乡各族群众和外来茶商的生计,“小马庭长”俸明荟每天奔走于茶山、茶坊、法庭和群众家中,在家长里短和纷芜琐碎里寻觅解纷断案的蛛丝马迹。

俸明荟把鲍卫忠群众工作法与当地制茶、泡茶、品茶的文化传统和民族习惯相结合,把制茶说情、泡茶说理、喝茶说法融入现代司法理念,摸索出“四杯茶”调解法,用“一杯消消气、二杯说说事、三杯谈谈心、四杯握握手”的方式,让辖区大量矛盾纠纷在诉前、诉中得以化解。

“像鲍卫忠同志一样多走多看多听多问,‘办案密码’不在案桌上,而在田间地头、在群众身边。”每办一件纠纷或案子,俸明荟都会添加几个当事人或群众的微信,方便沟通了解和反馈进度。由于微信名叫“小马”,当事人和群众总以为她姓马,“小马庭长”的称呼便由此而来。

“‘小马’庭长,我的茶叶款拿不回来了。”“‘小马’庭长,我亲戚打工受伤了,该怎么维权?”除了办案解纷,俸明荟几乎每天都会接到类似的咨询。“有问题,找‘小马’!”成为了茶乡群众不约而同的共识。“群众遇到问题能第一时间想到法律,本身就是一种认可,把矛盾纠纷尽可能化解在早、在小,就是基层治理的题中之义。”俸明荟说。

化解旅游纠纷。

化解旅游纠纷。

归根到底要做好“心”的工作

地域人文不一,治理之法各异,但不外乎“人心”。

除了勐库法庭的“四杯茶”调解法,临沧辖区各基层法院、法庭也在探索符合本地区、民族实际的工作方法。临翔区人民法院博尚人民法庭立足传统制陶文化和旅游资源,借力非遗文化传承人、制陶大师设立“匠心调解室”,从制陶技艺中引申和挖掘出“五步调解工作法”;凤庆县人民法院立足地域文化底蕴推出“三防五治四全”治理模式,着眼治“未病”“欲病”和“已病”;“古墨调解室”“共融调解室”等治理端口不断前移,以“和合”观念推动法治、德治的最基层融合,用温度司法解“法结”、抚“心结”……

开“方子”容易,关键看“疗效”。俐侎法官罗青松曾任永德县人民法院乌木龙人民法庭庭长,是“帕帕窝(意为好好说)调解室”的创设人。乌木龙彝族乡有13个少数民族,有“黑衣部落”之称的俐侎人大部分就居住于此,虽为彝族支系,但却有自己的语言、习俗和文化。为了更妥善高效解决好各民族间的矛盾纠纷,他联合村“两委”、民族长者等多元力量,构建以“双语调解员”为主导、“双语法官”指导的特色民族调解模式,把法律适用和民族习惯、村规民约结合起来,把矛盾纠纷搬到调解室,或者把调解室搬到群众家里,群众的烦心事在火塘边、田地里就得以解决。

“群众到法院就争一个‘理’字,就拗一个‘气’字,只会‘敲法槌’不见得能把事情解决。”罗青松说。“让群众把话说开了、理顺了、气通了,心也就平了。”今年以来,乌木龙人民法庭受理各类纠纷、案件252件,其中184件在诉前调解,60件调、撤结案,仅有8件判决结案,平均结案周期4.37天,调解平台受理案件数同比下降37.61%。

法官成功调解当事人握手言和。

法官成功调解当事人握手言和。

智慧司法赋能高效维权

“法官,我想讨回我的工资,但我现在人在外省,要怎么起诉?”一位农民工打电话到云县人民法院涌宝人民法庭咨询。

“别急,可以线上调解。”

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法庭指导来电当事人登入“无讼临沧”数字化调解平台,识别身份信息后接入后台,口述了基本情况和诉求,后台同步录入随即生成纠纷件向全市平台调解员“派单”,后云县法院立案庭特邀调解员“抢单”并在线回访当事人,从来电咨询到约定调解时间不到半小时。

当天下午,双方当事人在调解员组织下通过平台开始视频调解。“我原以为要到法院起诉,没想到打个电话开个视频就把事情解决了,还不用交费,感谢法官和调解员解了我的心头事!”达成分期付款协议并在线确认后,这位农民工如释重负。

“无讼临沧”数字化调解平台是临沧智慧法院建设的创新成果,近年来,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云南移动微法院”等智慧诉服基础上,临沧法院立足地方实际和群众需求,从数字层面全面简化办案流程、缩短解纷周期、方便群众维权,用“一点即调、快速识别、在线化解、在线生成、在线确认”的“极简版”服务,让人民群众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不用跑”。平台自2022年推广运行以来,共纳入人民调解员、特邀调解员42名,在线调处矛盾纠纷7647件,调结6113件。

多元共治交出更实在的公平正义

“法官,你说得在理,我也同意村委会给出的意见,大家都是邻居,闹掰了对谁都不好。”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孟定涉外法庭内,一场涉侨纠纷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圆满化解。

同题共答,才能做好治理问卷。孟定涉外法庭立足辖区多民族聚居、外籍人口多、矛盾纠纷复杂等突出特点,聚焦打造先进边疆涉外法庭、助力辐射中心建设等多项任务目标,在党委领导下紧密与辖区派出所、司法所、村“两委”、民间组织等的协调联动,共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推动“枫桥经验+民族团结”双线融合,深化“立审执”一体化机制,推动矛盾纠纷一揽子解决、一竿子见底。今年来,孟定涉外法庭受理各类民商事案件704件,以调解方式结案420件,调解结案率72.79%。

镇康县人民法院凤尾人民法庭积极融入党委领导下的综合治理格局,致力打造综治中心、矛盾调处中心、网格化服务中心、人民法庭“三中心一法庭”治理平台,完善监测、研判、调处、督办、反馈的工作运行机制,形成“综合受理、科学分流、实时转办、快速处理、结果反馈”工作模式,将各类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在源头、在萌芽、在基层。

让法治之光洒满边疆

人民法庭作为司法服务群众和参与基层治理的“触角”,普法,是其与生俱来的职责使命。

“做好巡回审判,用好案例‘活教材’,才能发挥审理一案、教育一片效果。”今年2月,沧源佤族自治县人民法院以巡回审判形式公开审理一起非法捕捞水产品案,当庭判处被告人刑罚并承担生态修复费用,同时开展增殖放流生态修复活动,把法治观念和法律知识送到群众身边、送进群众心里。

今年以来,临沧市法院持续深化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发挥人民法庭巡回审判作用开展“法雨润青春”“法雨润家园”“法雨润人心”专题普法,细分重点区域、重点群体、重要节点、重点案件,对群众普遍关注的婚姻家庭、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劳务合同、道路交通安全等12项重点案件类型和热点社会问题开展普法220余场,精选发布有突出教育意义案例110余个,专题发布环资保护、毒品犯罪、食药安全等典型案例18个,着力提升普法针对性、实效性,用鲜活案例直观点明违法犯罪“成本账”,凝聚边疆各族人民和全社会同赴社会治理、共建法治社会的共识和合力。(杨文焕、张凌杰 文/图)

来源:临沧市中级人民法院

(责编:徐前、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