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丘北:“微服务”推动就业“大变化”

今年以来,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紧紧围绕“稳就业保民生”,积极推进“零工市场”建设,努力打造“十五分钟家门口就业服务圈”,“小切口”推动服务零工就业“大变化”,为灵活就业人员“家门口”就业提供暖心服务。
丘北用工市场。
打造一个“圈”
服务送到“家门口”
“每天上午八点左右,有工作需求的群众就前往就近的零工市场咨询就业政策和岗位供给,除了主要劳动力外,其中不乏像‘宝妈’这样的群体,各方都会根据需求提供相应的就业服务。”丘北县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副主任杨春丽说。
按照“零工聚集在哪里,驿站就建设到哪里,服务就保障到哪里”的工作思路,丘北县突出产业支撑、联农带农、提升技能这个关键,在县人社局建成标准化零工市场,在需求密集的雅苑广场建立零工市场雅苑服务点,在易地搬迁安置点思源小区设置零工驿站和就业创业服务站。
丘北县积极打造“十五分钟就业服务圈”,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更加充分、更加稳定。一方面,开发“丘北零工市场”线上服务平台,为零工人员提供免费政策咨询、岗位供求信息,职业技能培训等全链条求职服务。另一方面向家庭雇主、企业单位和求职者提供零工匹配服务,通过“一键发布需求、智能筛选供需、在线匹配接单、双向评价服务”,实现零工自助匹配。通过“零工市场+零工驿站”,将劳动力镶嵌在产业链上,为务工人员提供就业岗位、技能培训等暖心服务,大大提高了务工人员的舒适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2024年以来,丘北县累计发放就业宣传资料27000余份,解答群众咨询6312余人次,登记6427余名临时务工群众的求职意愿,为527家企业发布招聘信息,帮助745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蓝莓基地用工。
发展一条“链”
保障岗位“强供给”
丘北县大力发展辣椒、蓝莓、蔬菜等特色种植产业带动群众就业,积极推广“用工企业+用工平台+务工人员”新型就业服务模式。2024年以来,全县实现就近就业4.27万人。
一方面,结合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创建州级劳务品牌“丘北辣椒产业工”。通过多年培育发展,2023年11月“丘北辣椒产业工”荣获文山州劳务品牌。目前,丘北县从事辣椒工作专业技术人才201人,从事辣椒种植6.4万户,直接带动就业3.2万人,专业辣椒种植、加工、销售企业和合作社27家800余人,季节性用工5000余人,零散加工、销售人员1200余人。辣椒全产业链共吸纳就业人员达10万余人,劳务经济收入4.9亿元。另一方面,鼓励县内用工需求较大的企业吸纳周边群众就近就业,拓展群众“家门口”就业空间。
丘北某农业公司稳定吸纳周边劳动力就业100余人,蓝莓基地稳定吸纳周边劳动力就业200余人。正在蓝莓基地采摘的工人杨连枝说:“家里的农活忙得差不多,通过零工市场来到这边摘蓝莓,离家不远,平均一天一两百块的收入还是很满意,可以补贴家用,收入也多了一个来源。”
规范一个“场”
提升就业“安全感”
2024年,丘北县对西门渡槽脚长期存在的“马路市场”、“两条腿走路”进行规范。
一方面在就近的西门小广场建设零工驿站,每天可为务工人员提供免费饮用水,配备卫生间以及可供两百余人休息的凉亭和条凳,并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对用工需求、求职需求等人员进行登记,推荐合适的工作。另一方面,统筹相关单位组成工作小组,秉承文明执法、严格执法的原则,对长期在马路边揽工的劳务人员和随意停车招工的雇主进行耐心劝导,向他们阐释“马路市场”的危害以及正规人力资源市场的运作流程与优势,并将劳务人员和招揽务工的雇主引导至零工驿站进行务工和招工,进一步规范了全县的人力资源市场秩序,营造了安全稳定、文明和谐的求职务工环境。(罗正燕 文/图)
来源:丘北县融媒体中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