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行业有了基座大模型
11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正式发布“法信法律基座大模型”(以下简称“基座大模型”)。这是国内首个法律行业AI基座大模型,也是国家级法律人工智能基础设施。
该模型有哪些技术创新点和应用前景,有什么研发难点?包括研发团队成员在内的多位专家学者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解答。
破解模型训练难题
“当前,大语言模型已成为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进步的关键动力之一,并广泛影响着社会各个方面,包括法律行业。”人民法院出版社总编辑余茂玉说,未来法治建设将更加紧密地与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结合,法律行业将迎来智能化变革,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和风险挑战。
为更好迎接挑战,人民法院出版社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部署,启动研发建设自主可控的基座大模型。在清华大学千亿参数通用大模型基座上,研发团队投入3.2亿篇共计3.67万亿字的法律文献、裁判、案例、观点等数据语料,经过数月的预训练、优化训练、监督微调和多轮测评,最终建成基座大模型。
在研发过程中,团队曾遇到诸多技术难题。人民法院电子音像出版社副社长石鹏是研发团队的核心成员。他介绍,最大的难题是如何使大模型的通用训练技术方法与法律行业相匹配。比如,要充分考虑如何体现法律数据的专业性、结构性、时效性等特点,如何利用已有的法律知识体系和图谱来增强训练,如何进行法律专业性和内容安全性评测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研发团队采取了多种方法。石鹏介绍,团队组织法律专业人员构建高质量的训练数据和指令集,并进行体系化模型迭代。团队还引入了最高人民法院“法信”平台全流程法律资源标注机制,以及历时10余年搭建的、包含18万法律知识体系编码的“法信大纲”,借此增强模型的知识理解和应用能力,提高模型的专业性和准确性。
“基座大模型的技术创新点,主要体现在探索如何将我国司法审判业务需求与大模型技术相结合,让大模型‘先通后专,通专结合’,最终实现对法律业务的可靠支撑。”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副教授刘知远说。
重塑审判业务流程
谈及研发建设基座大模型的意义,余茂玉说,这是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具体措施,是推动法律行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创新引擎,也是助推审判工作现代化的有效路径。具体来说,基座大模型一方面推动现代科技与司法审判工作深度融合,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法律行业的路径,推进科技赋能公正司法,提升应用实效;另一方面促进规范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保障技术和数据内容安全可控,守住安全底线。
清华大学科研院院长、互联网司法研究院院长刘奕群认为,基座大模型是数字法院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具有赋能并重塑审判业务流程的巨大潜力。
“未来,基座大模型有望在极大提升法律工作者工作效率的同时,更好地实现工作的规范化以及统一法律适用。”刘知远说,“随着大模型智能体技术的发展,每位法律工作者都可以拥有专属的智能体助理,用于承担机械的重复性劳动以及简单的创造性工作。”
刘知远认为,在不久的将来,法律智能体还可能会呈现多角色分工与多智能体协同的趋势。“当事人、律师、法官、法律学者都能通过属于自身角色的智能体助手,构建出一个更高质量、更高效的群体智能工作协同网络。”他说。(代小佩)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