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射机组长的群消息

上午6点50分,云南中烟红云红河集团昆明卷烟厂滤棒成型车间发射机组长施宏彬来到自己的衣柜前,熟练地戴上口罩耳塞等防护用品,用力拉了拉贴身的护腰,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
施宏彬负责的发射机是连接卷包车间和滤棒成型车间的重要纽带,如何保证整个过程顺畅有序,是重中之重。
施宏彬在检修机器。王思琪摄
为了更简洁高效地保障生产,组长施宏彬建立了一个工作群,其中52人对应着卷包车间52套发射机的机长,每天群里发送的信息大致相同:
“48号机停一管滤棒。”
“好的,马上处理。”
“60号机已准备完毕,可以发射滤棒。”
“收到,正在装盘。”
“70号机三管滤棒均没有来,请检查。”
“翻盘机故障,已好。”
……
在车间的发射机组走一圈下来,需要近40分钟的时间,而这样的巡视,施宏彬已经坚持了41年。如今,根据群消息,施宏彬能及时到场排除故障,并在群里反馈。
1983年,施宏彬来到昆明卷烟厂,被分配到了车间工作。直到1995年发射机引入工厂以后,施宏彬成了第一批发射机工人。由于滤棒成型车间所处位置相对封闭,此前车间之间的通讯要依靠对讲机,效率不高的同时,如果多人同时讲话还会造成信号紊乱,这给他的工作造成了不小的麻烦。为此,施宏彬不断尝试新的方法和工具,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机器的稳定性。
随着车间集成系统项目的推进,5G信号实现了车间全覆盖,施宏彬第一时间想到要建立一个跨车间跨区域的微信群,这样可以更直接地进行对话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施宏彬还创造性地提出了使用清洁飞镖检查疏通管道的方法,这一创新举措大幅降低了因管道堵塞导致机器故障的概率,为车间的生产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2024年即将结束,当问及施宏彬的新年愿望时,他说:“希望来年群里通知故障的消息提示音不会再响起。”(王思琪)
来源:云南中烟红云红河集团昆明卷烟厂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