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社会

红河开远:兜底保障 及时送温暖

2024年11月21日10:30 |
小字号

近年来,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在夯实基本生活救助的同时,提升社会救助服务质效,完善困难群众各类专项救助和急难性救助,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到社会救助中,推动民生保障更有力度、更显温度。

今年64岁的何明仙是乐白道街道楷甸村村民,患高血压、脑梗、小脑萎缩等多种疾病,需要长期服药,女儿王维妮肢体四级残疾。考虑到母女两人均行动困难,2023年,开远市民政局对他们家进行适老化改造,给她家生活带来极大便利。

“安装楼梯扶手、床边护栏等,现在扶着走路安全,我出去办事也放心。”说到家里的变化,何明仙丈夫王庭寿很感激。

按照“基础保底、自愿选择、一户一档”原则,开远市从改造安全性、可实施性、需求程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明确改造项目和标准。通过施工改造、设施配备、辅具适配等方式,满足特殊困难老年人在生活照料、起居行走、康复护理等方面的需求。

在完成纳入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范围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的基础上,根据实际将改造对象适度拓展到低保对象中高龄、失能、留守、空巢、残疾老年人家庭以及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截至今年10月底,已全面完成480户安装实施工作和验收评估工作。

在迎旭家园公租房居住的白秀珍家中,开远市民政局的工作人员正在对部分享受社会救助的群众进行家庭情况回访。

白秀珍是一名独居老人,今年61岁,又患有高血压,靠平时打零工维持日常开支,生活十分拮据。2023年7月纳入特困人员分散供养,通过领取补助,她的基本生活得到有力保障。

“现在国家政策好,政府关心我们,老年人有依靠,节假日还会来看我,送米和油,也会来给我们打扫卫生。”白秀珍说。

为切实做好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工作,保障好特困人员日常生活和安全服务,开远市全面开展低收入人口认定工作,对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应保尽保,应救尽救,民政部门在按月、足额发放特困人员救助供养金的同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特困人员住房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等其他专项救助工作,提供上门服务类救助,定期开展探访服务。

纳入特困供养人员根据自愿原则可选择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每月可领取基本生活补助金956元,并享受开远市城乡居民医保缴费全额资助,定点医疗机构看病的日常门诊及住院费用,经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后,医疗救助按100%给予救助。

据统计,今年1至11月,开远市共新增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人员591人,特困供养人员73人,实施临时救助2144人,认定低保边缘家庭和支出型困难家庭311人。开远市充分发挥民政部门在社会兜底保障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把党委政府的温暖送到每一位困难群众的手中。(王雨薇、文斌、李雪琼)

来源:开远市融媒体中心

(责编:木胜玉、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