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宣威:管理精准高效 城市宜居宜业

初冬将至,走进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空气清新,街道干净整洁,街道边的车辆停放有序。宣威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自2023年2月27日成立以来,该局认真履行城市管理职能,在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城市日常管理、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等方面取得初步成效,全市城市综合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规范共享单车停放。
执法有温度——“执法者”变身“服务员”
一大早,大沙坝农贸市场就热闹起来,买菜的人群络绎不绝,卖菜的小贩也将三轮车有序停放,宣威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的干部穿梭在人群中,不时提醒菜贩注意卫生。对于一些上了年纪的菜农,他们还会帮忙把摘出来的废弃菜叶清扫之后放到附近的垃圾堆放点。
宣威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张天好说:“以前,菜贩看到我们,唯恐避之不及。现在我们转变了思路,我们既执法更普法,让他们知道加强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有一个更好的环境。现在,他们都很配合我们的工作。”
近年来,宣威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立足“我为群众办实事”,深化“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以队伍建设标准化、执法行为规范化、为民服务精准化为重点,全力打造新时代城市管理执法队伍,由“执法者”向“服务者”转变。在执法过程中,除了做到着装规范、用语规范、行为规范、程序规范,均以尊重执法对象为首要标准,多沟通,善说服,慎处罚,鼓励“温暖执法”、文明执法。
为全面提升执法人员的政治素质、法治素养和业务水平,该局从业务培训入手,常态化开展“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活动,先后组织开展普通程序案件流程、司法文书规范、违法建设查处、执法事项清单等专题业务培训。此外,还在主城区设置23个潮汐便民摊位,让流动商贩“安家”,既提升城市“颜值”,又守住了城市烟火气。
温暖执法、文明执法。
整治有力度——“小网格”带动“大治理”
共享单车的投入使用为市民提供了便利,然而,随着投放的车辆不断增多,企业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加之市民停放不规范,影响了市容市貌。作为主管单位,宣威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科学规划、合理设置非机动车停车点位1900个,可停放非机动车19000辆,对企业实行“减分制”管理与考核,对于骑行人实施“黑名单”管理。今年以来,累计记入“黑名单”骑行人员649人次,清理共享单车4300余辆。
宣威市综合行政执法局采取网格化管理,将建成区面积划分成若干网格,管理人员以定岗值守、错时执勤、流动巡查等方式,对占道经营、流动摊点、乱停乱放、建筑施工场地、餐饮油烟污染、入城货运车辆等进行专项整治。目前,已累计查处擅自处置建筑垃圾和污染路面行为67起,带泥上路、未密闭运输渣土车1008辆,违章入城货运车辆5496辆;取缔露天烧烤53家,完成整改43家。同时,该局全面启动数字化城管智慧停车指挥中心建设,现已建成使用约7600个泊位,5个公共封闭停车场,安装高清摄像头3000余套,为全市26万车主提供了2700万次停车服务,为公安、交警提供了数据查询帮助,为建设“数字宣威”提供了基础支撑。
为还绿于民,还景于城,将“藏在深闺”人不识的单位绿化融入城市景观,宣威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因地制宜开展“拆围透绿”行动,拆除城区临街单位和小区围墙,统一规划布局单位附属绿地与道路附属绿地。目前,13家临街单位已经完成“拆围透绿”,拆除围墙(栏)4100余米,改造绿化面积4万余平方米,新增200个停车位、“口袋公园”13个,有效增加城市公共绿地,增强城市空间通透性,实现单位绿化空间向社会开放、与市民共享。
温暖执法、文明执法。
治污有精度——频出妙招变废为宝
为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宣威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建立环卫一体化管理体制,采取“人机清扫保洁相结合”“三岗配合”立体运作模式,在全市范围内推行城乡一体化处理模式,将全市29个乡镇(街道)生活垃圾集中运输至宣威市垃圾焚烧发电厂集中处置,实现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置全覆盖,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建设的垃圾焚烧发电厂自运营以来,累计处理生活垃圾38.23万吨,发电量达19402.98万千瓦时;渗滤液处理6.92万立方米,产水4.15万立方米。厨余垃圾无害化处置中心5月建成投入运营以来,累计处置厨余垃圾385.28吨,油脂提油量12.37吨,守护了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同时,还能变废为宝,实现了资源回收利用的双循环。
如今的宣威市,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市管理精准高效。宣威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将一如既往做好这座城市的守护人,继续书写城市管理与综合行政执法事业新篇章。(吴小学、刘宁、陈磊、宁丽娟 文/图)
来源:宣威市委宣传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