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要闻

洱海“喊话”全国8湖联动——

展开湖泊治理生动实践的美丽篇章

2024年10月24日08:16 | 来源:云南日报
小字号

  飞到罗时江湿地的候鸟 本报通讯员 郑兴 摄

  洱海生态廊道 本报记者 秦蒙琳 摄

  洱海渔舟 本报记者 秦蒙琳 摄

  洱海边的旅拍 本报记者 秦蒙琳 摄

  10月19日,以“携手推进生态友好的现代化”为主题的2024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洱海)论坛在大理白族自治州举行。大理州委宣传部统筹,联合云南日报—云新闻客户端共同策划,云南日报—云新闻客户端、青海日报报业集团·青海观察客户端、湖南日报报业集团·新湖南客户端、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湖北日报新闻客户端、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新福建客户端、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荔枝新闻客户端、江西广播电视台今视频客户端·长天新闻、大理州融媒体中心共同推出洱海“喊话”全国8湖联动融媒体系列报道。

  从水光潋滟的洱海,到波光鹭影的筼筜湖;从碧波荡漾的太湖,到烟波浩渺的洞庭湖;从一碧万顷的青海湖,到巍峨磅礴的三峡;从水天一色的丹江口,到波光粼粼的鄱阳湖;一个个湖泊治理生动实践的美丽篇章在读者眼前徐徐展开。

  人水相依的诗意画卷

  洱海之畔“顺丰洱海”变废为宝

  走进云南顺丰洱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数字化中心,巨大的显示屏上,数据实时跳动,在岗工作人员、在线收运车辆、投放垃圾桶数量等信息一目了然。

  云南顺丰洱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生态环境保护及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环保科技企业,通过政府生态补偿、企业市场运作的模式,收集洱海流域的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餐厨垃圾等各类有机废弃物,进行资源化综合利用,形成政府服务企业、企业主动担当、治污保护生态、生态反哺发展的“顺丰洱海”模式。

  近年来,大理州着力实施“生态立州”战略,全力推进环境与经济相融合,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各族群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母亲湖”洱海流域呈现生态向好、生活向上、发展向前的良好态势。

  “顺丰洱海”模式运行至今,已累计收集处理了洱海流域各类型有机废弃物350多万吨,生产有机肥料产品300余万吨、生物天然气产品近3000万立方米,发展了100多万亩的生态种植,还带动农村人口3000余人就业,帮助农户增收的同时实现年均利税上千万元。

  青海湖岸奏响绿色发展欢歌

  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不仅以独特的美景吸引了众多省内外游客,更因其重要的生态地位和卓越的生态保护成效,掀起青海湖科研观测热潮。

  近年来,青海湖在严格的保护中向着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式转型,多举措打造具有特色观光、文化体验、生态休闲、户外运动等功能的高原湖泊生态旅游胜地。

  当地统筹平衡好生态旅游与景区开发和谐统一关系,开展了景区“生态旅游+交通”“生态旅游+文化”经营模式创新,实施“彩虹路”、进港公路“鱼鸥翔集”系列彩绘等,体现多样性、人文性、生态性的景区特色。

  丹江口库区护水节水绿水长流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湖北十堰丹江口库区的环保志愿者,希望志愿者们继续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带动更多人自觉守水护水节水,携手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在十堰引起强烈反响,广大干部群众纷纷表示,一定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牢记嘱托,用心用情守护一库碧水。

  作为建在库区、发展在库区的高校,汉江师范学院师生一直作坚定的环保志愿者,长期开展水生态保护活动。该校年均开展守水护水节水公益活动30余场次,培育出“九色鹿”“南水情长”等公益品牌,带动上万师生参与到水生态保护行动中。

  人水相亲的优秀范本

  大理:全民治湖守护洱海清波

  早上6点,“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最美职工、大理洱海生物肥业有限公司畜禽粪便收集员李春喜准时出门,挨家挨户收集畜禽粪便,8年如一日往返于洱源县凤羽镇上寺村与公司废弃物收集站(点),从源头上阻止了污染物流入洱海。

  在大理州,有无数个“李春喜”在坚守和付出。为全力守护好洱海的一泓清水,大理州坚持全民治湖、科学治湖、系统治湖、依法治湖,构建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全民共建共治共享工作格局,全面打响洱海保护精准治理攻坚战,以洱海保护和绿色发展统揽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当地统筹推进洱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在洱海流域建成污水处理厂20座、污水收集管网5743公里、化粪池14.9万个,初步构建起覆盖全流域的生活污水收集处理体系,全力截污治污。建成湿地4万亩、各类库塘307座,有效修复流域生态系统。在洱海流域建成高标准农田48.96万亩,试验推广绿色智能肥2万亩,严防农业面源污染,持续推动流域农业种植模式和产品结构向绿色、生态、高值转型,洱海保护不断从“一湖之治”向“流域之治”和“生态之治”转变。

  江苏:筑起尾水入太湖“绿色屏障”

  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雅浦村,雨水冲刷下,桃园施肥后部分种植尾水会流入太湖的支流,尤其在梅雨季节,引起水污染的风险更大。2022年下半年起,雅浦村开始在各果园中建设排水渠,集中收集种植尾水,并将其引导至雅浦港生态缓冲区的生态湿地。尾水经过湿地系统的过滤后,水质明显改善。

  除生态湿地外,雅浦港生态缓冲区建设示范工程还包括农村生活污水接管、支浜排口规范化整治以及长效运维管理工程等。作为太湖主要入湖河流上游的大型生态缓冲区,雅浦港生态缓冲区建设示范工程以雅浦港为核心,覆盖范围达8公里,不仅全面促进当地农业的绿色发展,还确保了全区入太湖“最后一公里”的安全。

  目前,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正全面推进。今年上半年,太湖水质为Ⅲ类,达到良好湖泊标准,15条主要入湖河流中11条水质同比改善。

  福建:综合整治开发打造“海上花园”

  20世纪70年代初,因城市发展需要,厦门筑堤围湖,从此筼筜港成为封闭的内湖。之后的10年间,随着湖区周边高强度的建设开发及人口的快速增加,湖区的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一同排入,筼筜湖渐渐不堪重负。

  1988年3月,时任厦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的习近平同志牵头开展筼筜湖综合治理,创造性提出依法治湖、截污处理、清淤筑岸、搞活水体、美化环境的20字方针,建立综合治理机制,开启了持续30余年的筼筜湖综合治理,也由此拉开了厦门海域、流域、全域生态保护修复、陆海统筹改善海域生态环境的大幕。

  随着水质显著改善,筼筜湖区的生物多样性不断丰富。据统计,近年来该湖区共发现游泳生物63种、底栖生物3门14种、浮游植物7门12种……如今的筼筜湖片区已成为厦门标志性的行政、金融、商贸、旅游、居住中心,生态价值不断凸显。

  江西:“三水统筹”推进水体持续改善

  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每年经鄱阳湖注入长江的水量,约占长江径流量的15.5%。

  为了加强水污染防治、提升水环境质量,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江西省始终落实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核心理念的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坚持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三水统筹”,纵深推进碧水提升攻坚战。

  制定出台全国首部着眼湖泊总磷污染防治的地方性法规——《江西省鄱阳湖流域总磷污染防治条例》,推进鄱阳湖总磷污染控制与削减专项行动;加大长江保护修复力度,开展入河排污口、饮用水水源地、城市黑臭水体等专项整治;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启动第二轮省内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全省上下游县(市、区)首次实现全覆盖。

  2024年9月,九江吴城修河入鄱阳湖总磷污染通量自动监测微站建成运行,实现了鄱阳湖入湖总磷浓度和流量在线同步监测,1小时更新一次总磷污染通量数据,为鄱阳湖总磷污染控制提供了大量数据支撑。

  人水相融的幸福底色

  绿水青山成为百姓幸福靠山

  自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开展三峡后续工作的重大决策以来,水利部门围绕保安全、惠民生、促发展这条主线,多维度推进三峡后续工作。

  在湖北省宜昌市,通过猇亭区饮用水水源上游(福善场村)环境整治工程,当地对善溪冲水库上游进行了河道治理、人居环境改善和湿地保护恢复,使善溪冲入库水质和小微水体水质稳步提升,流域生物多样性逐步凸显,房屋外立面“美容”升级,美丽乡村展现新颜值。

  今年5月24日至25日,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的2024(第六届)中国城市水环境与水生态发展大会暨三峡环境科技大会上,三峡集团申报的“九江市中心城区水环境系统综合治理一期项目”“城市水管家模式创新与实践”2个案例入选首届长江大保护优秀实践案例。

  全力防控水华提升水环境质量

  有“亚洲第一大人工湖”之称的丹江口水库位于湖北省十堰市东部,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区。2014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面通水以来,已累计调水超660亿立方米,京津冀豫4省市1.08亿人受益。

  2014年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蓄水后,丹江口浪河镇国控监测断面水域逐渐成为水库与河流的交汇区,水流变缓,水体长期处于半静止状态,2023年引发了水华污染。丹江口市委、市政府迅速行动,联合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制定浪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编制《丹江口市浪河小流域综合治理与统筹发展规划》,确定一期“5+1+1”项目。通过拦、捞、沉、抑、管,对浪河流域回水区蓝藻水华进行控制,并实施一系列项目,聚力攻坚,有效控制水华污染,显著提升了水环境质量。

  河湖蝶变润泽百姓幸福生活

  近年来,湖南省始终把洞庭湖水域生态治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大事要事来抓,通过实施洞庭湖生态治理专项行动、解决相关民生问题、强化洞庭湖生态保护法治建设等,让洞庭湖的一湖碧水汇入滚滚长江。

  大通湖是洞庭湖区最大的内湖,水质一度退化到劣Ⅴ类。湖南省实施湘江流域和洞庭湖区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为大通湖“刮骨疗伤”。通过改扩建涵闸、改造生态补水泵站、建设湖岸生态带等措施,截污水、引活水,使国控断面水质达Ⅲ类。

  如今,大通湖不仅摘掉了劣V类水质的“黑帽子”,还依靠新种植的水草做好绿色发展文章,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人水和谐的绿色生活

  大理:品质康旅和诗意栖居之选

  在全长129公里的洱海生态廊道上,一对对新人或对另一半深情表白,或拍一组唯美婚纱照,抑或是举行一场目的地婚礼,一起许下山盟海誓、见证海枯石烂……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大理上演。

  在大理,婚庆旅拍等产业品质持续提升,全要素、全业态、全链条爆款产品不断推陈出新。近3年,大理承办目的地婚礼的数量年均增长70%以上;旅拍行业经营主体达1440余户,产值约1.2亿余元。苍山洱海、人山人海的盛况,生动讲述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大理故事。

  近年来,大理州坚持以洱海高水平保护和产业高质量转型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生态为尺、绿色为底,用高水准规划把湖泊、湿地和森林有机串联,打造出一派人水相亲、人鸥翔集、美丽动人的生态景致,让生活在大理的人推窗见绿、出门看景、游在画中,“有一种生活叫大理”“中国最佳爱情表白地”等系列IP享誉四方。随着“在大理爱上生活”品牌的推广,大理已成为海内外朋友的美好生活之选、品质康旅之选、诗意栖居之选。

  江西:江豚吹浪立,沙鸟得鱼闲

  眼下,首批2万余只越冬候鸟已经飞抵鄱阳湖湿地。随着冷空气的到来,候鸟抵达即将进入高峰期。

  每年秋末冬初,成千上万只候鸟从俄罗斯西伯利亚、蒙古、日本、朝鲜以及中国东北、西北等地飞临鄱阳湖,直到翌年春天逐渐离去。

  1992年,鄱阳湖被列入“世界重要湿地名录”,主要保护对象为珍稀候鸟及湿地生态系统。如今,湖区鸟类已达310多种,数量近百万只,其中珍禽50多种,是世界上最大的鸟类保护区。

  近年来,江西省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从鄱阳湖禁捕退捕到强化鄱阳湖水域智慧防控体系,从成立江豚协助巡护队到为江豚“加餐”,从成立全省首个长江江豚迁地保护基地到发出全省首份长江江豚《司法保护令》……江西全力守护江豚的“微笑”,江豚的生存现状不断得到改善。

  根据2023年5月公布的江西省2022年全年监测长江江豚数据,江西省全年共计监测到长江江豚638头次,其中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就有552头次。“江豚吹浪立,沙鸟得鱼闲。”清代诗人薛时雨笔下的江河美妙盛景,在江西已成为现实。

  青海:百里巡护,为了永葆碧波荡漾

  作为中国最大内陆咸水湖,青海湖拥有独特的“水—草—鱼—鸟—兽”共生生态系统。

  布哈河是直接汇入青海湖的最大河流,注入青海湖的水量占总注水量的67%以上。祁连山国家公园龙门管护站承担着布哈河巡护任务,每名生态管护员每月至少要完成300公里路程的巡护,每月巡护至少10次。

  近年来,青海省不断强化湿地保护与修复,持续探索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综合系统治理标准化模式等,共同守护好青海湖自然和生态资源、维护好青海湖生物多样性、构建好青海湖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持续提升青海湖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永葆碧波荡漾青海湖。

  湖北:打造长江经济带“绿色引擎”

  三峡集团长江珍稀植物研究所副所长黄桂云,20多年踏遍三峡库区5.5万平方公里,其科研团队迁地保护三峡濒危珍稀特有资源性保护植物达1000余种2.4万余株,受三峡工程建设影响的560种植物全部得到有效保护。她也被誉为三峡珍稀植物的“保护神”。

  自2011年以来,三峡工程开展生态调度试验,通过科学调度创造适合鱼类繁殖所需的洪水过程。监测结果显示,宜都断面的总产卵规模已从2011年的不足1亿颗,提高到去年的50亿颗。

  如今,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已掌握了中华鲟全人工繁殖等物种保护核心技术,建立了覆盖亲鱼培育、苗种培育、洄游监测等全周期的保护体系。(记者 秦蒙琳 整理)

(责编:徐前、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