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寨涌动幸福潮
云南地处西南边陲,是“诗的远方,梦的故乡”。由于历史、环境等原因,贫困千百年来一直困扰着云南。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各族干部群众以战天斗地、不怕牺牲的拼搏状态,举全省之力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解决了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取得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
日前,记者来到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寨子、大理市古生村,采撷村民们从贫困到小康过程中的奋斗故事。
看得见的幸福
司莫拉,佤语意为“幸福的地方”。司莫拉佤族村寨口,阳光下,一行“让幸福的地方更幸福”红色大字格外醒目。步入寨子,漫步在寨子中干净整洁的火山石路上,穿行于富有佤族特色的古村落中,只见青山环抱,古木参天,溪水潺潺,鸟语花香,游人如织,让人流连忘返。
以前,司莫拉佤族村可不是这等模样!
司莫拉佤族村,是一个有500多年历史、民族文化保存完整的原生态古寨。2014年前,这是个典型的贫困村,“看寨不是寨,茅草垒成堆;夏恐屋漏雨,冬怕寒风吹”是其真实的写照。
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后,各级党委、政府带领群众共谋发展、增收致富,司莫拉村终于在2019年实现全面脱贫。近年来,随着司莫拉幸福佤乡综合开发项目的大力推进,司莫拉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人流车流川流不息、产业业态蓬勃发展、干部群众斗志昂扬。
2020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赴云南考察,来到司莫拉佤族寨子看望乡亲们,走进村民李发顺家,了解李发顺一家的生活情况。
正午时分,记者来到李发顺家。
这是一个很别致的农家院落,院中是一栋“大五架”房,在房子最显眼的位置,悬挂着一张习近平总书记同李发顺夫妻俩一起制作佤族新年传统食物的巨幅照片。
“我当时邀请总书记和我们一起制作大米粑粑。总书记接过毛巾擦了擦手,就同我们一起操作起来。”李发顺说。
据有关新闻报道,当时的情景是:总书记右手拿起一团大米粑粑,在模子上用力摁下,左手再加把劲,笑着说:“摁了个福字,再来一个喜字,有福有喜。”
大米粑粑,现在成了李发顺家的畅销食品。来李发顺家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他们一边饶有兴致地欣赏着总书记制作大米粑粑的照片,一边津津有味地品尝着大米粑粑。
“这种用我们这儿特产的野坝蒿泡的茶水,具有清凉、消炎的作用,多喝点。” 李发顺是个热情的人,一边往记者一行的茶杯里续茶水,一边感慨地说:“我家现在的日子,可比以前好太多喽!”
“我家以前是建档立卡贫困户,2013年人均纯收入仅2600多元。”李发顺说。后来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他家更加变得困窘不堪。
李发顺初中毕业就外出打工赚钱,泥水匠、洗矿工都干过。那场车祸后,他几近瘫痪。在医院的全力救治下,他“捡”回了一条命,却只有一条胳膊能动弹。为防止肌肉萎缩,家人只能用绳子绑着他,一步一挪帮他提着腿练习走路。此后3年多的时光里,他从家人帮忙挪着走到自己拄着拐杖走,再到甩掉拐杖自己走,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国家政策帮扶,再加上全家共同奋斗,2017年底李发顺家实现了脱贫摘帽。
“前不久,我花了将近20万元,重新装修了房子,还新建了一间餐厅,准备把餐饮业做大。”李发顺开心地说。
“那天,总书记在我家做了两个红艳艳的大米粑粑,用模子印了一个福字,一个喜字,说有福有喜。”李发顺乐呵呵地说,“我觉得如今的司莫拉,还有我家的生活,就如同这红艳香甜、有福有喜的大米粑粑。”
在司莫拉佤族村,有这样切身感受的,绝非李发顺一人!
70岁的村民赵家海经营着一个小卖部,2020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他家的小卖部,亲切地询问他的店里什么商品好卖,他如实回答:“什么都好卖。”如今,他把小卖部改名为“什么都好卖”,店里销售的商品更齐全了,店面也增加了一些。“自从总书记来过以后,生意比以前好多了,每天进店的顾客比以前多了一倍还不止。”赵家海喜滋滋地说。
赵家海还投资100多万元建起家庭民居旅馆,高大气派的旅馆大门上嵌了这样一副对联:庭生瑞气百年幸福和为贵;院发祥光千秋兴盛勤为先。“我家的旅馆共有6个房间,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幸福。”赵家海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憧憬。
司莫拉寨特有的水果——胭脂果,又称“山李子”,颜色殷红,状若玛瑙,吃法各异,可以生吃,可以放糖腌制后吃,还可以做成冰棍、果酱、果汁等。佤族小伙子赵仁新发现了胭脂果里蕴藏着的独特商机,开发出了用胭脂果泡的酒——胭脂红,和省外酒企签订了每年供应1吨的长期合同,每年光卖胭脂果酒就有20万元左右的收入。
赵仁新在店铺外竖起一块大大的广告牌,为胭脂果写下这样的广告语:“胭脂果的味道是一种乡愁,是一种儿时的记忆。”
赵仁新曾在星级酒店、丽江古城摸爬滚打多年。2020年,他开办起佤乡情农家乐,主要经营各种食品和药材。“近年来我店里的营业额,每年都在二三百万元。去年刚买了一辆红旗轿车。”赵仁新自豪地说。
从“泥水路”到“水泥路”,从“篱笆房”到“小庭院”,从“结绳记事”到民族共融……记者在村情展室看到的一幅幅新老照片,通过鲜明对比,展示了司莫拉在交通、住房、文化教育等方面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人感慨万千。
留得住的乡愁
远方巍峨的苍山横列如屏,眼前浩瀚的洱海澄明似镜。天空湛蓝如洗,金色的阳光洒在洱海的万顷碧波上,和风送来海浪温柔的絮语,各种水鸟在湖面上下翻飞,岸边的垂柳在风中舒展着万千柔枝,好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在湖滨巍然伫立的一块大青石上,镌刻着“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几个遒劲有力的大字。这是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大理市古生村考察时的谆谆嘱托。
作为一个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古生村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源自苍山的阳溪从村中的凤鸣石桥下哗哗流过,将清澈冰凉的苍山之水源源不断地注入洱海。干净整洁的石板路在村中蜿蜒,把被岁月雕琢过的古老建筑分隔得韵味无穷。村中有建于明清时期的凤鸣桥、古戏台、龙王庙等文物古迹,还有300多年树龄的大青树。漫步村中,民居古朴,街巷整洁,溪水环绕,绿树成荫。
千百年来,这个小村在岁月的长河中,始终是这般的宁静恬淡,直到2015年1月20日,随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到来,小村变得沸腾起来!
“总书记那天来到我们村里,先去洱海边看生态保护情况,然后就顺着海边走到了我家。”白族村民李德昌一边招呼记者落座,一边说道。
这是一个青瓦白墙、三坊一照壁的白族小院,院中花木葱茏。李德昌给院子起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名字:乡愁小院。
李德昌说:“总书记和我们一家人及村里人一起围坐在这个院子里拉家常、聊民情、谈生产、问生计。总书记亲切地鼓励乡亲们有什么就说什么,大家争先恐后向总书记讲述村里的变化,一聊就是一个多小时。”
为记录这段不寻常的经历,李德昌后来和朋友一道写了题为《习总书记到我家》的4首本地唱词,其中一首写道:苍山含笑洱海欢,习总书记到我家,十里乡亲走相告,喜鹊叫喳喳。
如今,李德昌家的小院成了村里乃至大理有名的“网红景点”,慕名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人多的时候他一天要接待上千人。为了专心接待好来访的参观者和维护好乡愁小院,李德昌放弃了多年的建材生意,还把在外做生意的儿子、儿媳也叫回了家,为天南海北的游客讲“乡愁”故事,讲洱海保护故事。他还在家里专门腾出房子展示具有白族特色的手工艺品,向大家介绍白族文化。有的游客在乡愁小院的留言册上写道:在这里找到了“乡愁”的感觉!
“我生在洱海边,对于我来说,洱海是名副其实的母亲湖。保护好洱海,我责无旁贷。”住在李德昌家旁边的何利成快人快语地说。
这些年来,为了保护好洱海,何利成牺牲了不少个人利益。他经历了从机动渔船、网箱养鱼“双取消”到客栈关停、“三线”划定、生态廊道建设等洱海保护重大项目建设,特别是2018年《大理市洱海生态环境保护“三线”划定方案》正式实施,古生村“绿线”范围内53户农户全部搬迁腾退,他家就是其中一员,当时他家的客栈部分区域处于“红线”范围之内,需要拆除156平方米,将近客栈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得知这个消息后,刚开始何利成很难接受。那几天夜里,他根本睡不着,翻来覆去想这件事。他把过去几十年的经历回想了一遍又一遍。他想起了童年在洱海边度过的美好时光,想起了当年因为蓝藻大爆发远赴他乡谋生的艰难,更想起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
渐渐地,何利成想明白了一个道理:自己生在洱海边,长在洱海边,洱海是真正的母亲,哪有当孩子的看到母亲受到伤害却不保护的道理?“我坚信,只有把洱海保护好了,才会有好日子过。”于是,他下定决心支持政府拆除客栈。
为了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古生村的村民们把土地流转出去,发展绿色有机种植。2021年2月,云南农垦集团“云粮·大理苍洱留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入驻古生村,建设农业绿色有机种植基地,何利成应聘成了古生片区管理员。2021年11月,他承包了580亩地,严格按照绿色有机种植要求轮种水稻、油菜,种出来的水稻价值比传统水稻高了近10倍。
2022年2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福锁团队在古生村建立了古生村科技小院,专门研究新型环保肥料。何利成拿出150亩土地作为试验田,利用张福锁团队研究的肥料进行种植,想进一步减轻农业面源污染,更长久地保护好洱海。何利成也被聘请为科技小院的校外导师,为学生讲解农事方面的知识,他自嘲说成了一名“泥腿子”教授。
“我和很多世世代代生活在此的人们一样,都怀着对洱海斩不断的深情,自觉守护着绿水青山,努力收获着金山银山,迈向满载乡愁的未来。”采访结束时,何利成用诗一般的语言说。
镌刻着“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几个大字的大青石碑静静地伫立在古生村,在每一个古生村人的心坎上留下深深的烙印。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引下,古生村从村前的水域到周边的环境,村民们从日常的生活到思想观念,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载着浓浓的乡愁,古生村正焕发出新的光彩。(张雪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