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富宁:边陲瑶乡振兴记
洞波乡村村寨寨散落在一碧千里的八角林海中。 李亚国摄
八角缀满枝头。张文峰摄
走进位于云南“东大门”富宁县腹地的洞波瑶族乡,一路青山绿水,村村寨寨散落在一碧千里的八角林海中。八角产业已成为当地群众的“绿色银行”,全乡15.7万多亩八角林,今年有望带动群众增收4.68亿元。
产业兴,带来人气旺。洞波劳动力“外流”的情况得到改变:从过去的七成下降至四成,越来越多年轻人返乡就地就近就业。人气旺,促进百业兴。这个边陲瑶族乡正做好“土特产”这篇大文章,绘就一幅从“走出去”到“雁归来”的乡村振兴图。
做足特色 八角产业涅槃重生
八角在洞波乡有上百年的种植历史,一直是当地重要的特色经济林木之一,但是种植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大的背后,却存在产业大而不强的短板。
前些年,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不少农户信心不足,对八角种植的态度忽冷忽热、疏于管理,也影响到了八角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种好管好,丰收牢靠;只种不管,打破金碗。”一句农谚,道出了洞波乡八角产业发展初期的痛点和堵点。
“从2010年开始,渭基村里上千亩八角林陆续染上炭疽病,掉叶子、不开花、不挂果,甚至成片枯死,群众损失惨重。”里那村委会渭基村小组组长熊跃峰回忆道,“连村里那棵有300多年历史、全县树龄最长的‘八角王’都差点没挺过去。”
“现在炭疽病已不再是困扰,去年‘八角王’单产都有200多公斤。”熊跃峰告诉记者,如今村里2200余亩八角产量逐年提高,去年年产量达550余吨、产值达400多万元。
增产增收的转机,源自全县对八角产业低效林改造的纵深推进。
据2023年调查统计,富宁县无人管理和病害严重的八角林面积17.53万亩,占总面积的24.7%。这些八角林基本处于绝收状态。对此,富宁县采取托管、合作社企业共管、自营管理等模式,努力推进八角低产林改造。如今,渭基村乃至全乡村民发展八角产业热情高涨,村民纷纷自发对自家八角林加强抚育、低产改造。“全村173户人家,外出打工的仅有十来户,之前大部分外出务工的年轻人都纷纷返乡管理自家的八角树。”熊跃峰欣慰地说。
念好“土”字诀,打好“特”字牌,唱好“产”字歌。洞波乡推动八角产业全链条升级,引进八角烘干生产线和集镇八角交易市场项目,成立农林开发公司,建立“公司+村集体+合作社+农户”联农带农机制,不断增强产业兴农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用活能人 “头雁”带着“群雁”飞
“从没想过,种树也能评职称。”洞波乡渭基村村民李金辉种了半辈子八角,谈及今年初获评富宁县八角种植和管理类高级师的经历,感慨万千。
李金辉常年在山林奔波,帮村民的八角林“问诊”。15年前,为了治好村里生病的“八角王”和上千亩八角林,李金辉踏上了“寻医求学”之路,跑遍了滇桂地区八角主产区,学会了炭疽病防治等八角种植管理核心技术。带技回乡的李金辉让村里的八角林活了,也让群众的腰包“鼓”了。如今,十里八乡的种植户都来找他拜师学艺,他总是倾囊相授。
“给李金辉这样有技术、有情怀的‘田秀才’‘土专家’颁发职称,就是要发挥‘头雁’效应,指导群众带动全县八角产业提质增效,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富宁县委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表示。
为做好职称评定工作,富宁县出台办法,明确八角技术人才职称评定的条件、激励政策、应尽义务等内容,其中将八角种植技术水平和带动群众增收致富能力作为评定的主要依据。
经个人申报、基层党组织推荐、技术培训及测试、考察评审、部门联审、公示、认定等评定程序后,申请者将被授予初级师、中级师、高级师3个等级职称。
同时,富宁县建立定向评价、定向使用制度,每年开展一次八角技术人才评定工作,对取得初级、中级职称两年以上,在此期间服务带动农户、种植和育苗规模达到评定条件的,可直接申请晋升高一级职称,常态长效推动八角种植“土专家”脱颖而出。
以洞波乡为例,目前实行“乡聘村用”培养八角乡土人才74名,并邀请全县八角龙头企业资深技术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传授断尖、嫁接、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有力推进改造全乡八角低产林13万亩、改造率超8成。
“三农”向好,全局主动。在做实产业发展“基础题”的同时,洞波做优人居环境整治“加分题”,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75%、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5%、绿美村庄覆盖率达60%,实现让群众生活美起来。在富与美的大写意中,边陲瑶乡乡村振兴图景徐徐展开。(记者 张文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