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要闻

人民保护长江 长江造福人民

碧水出滇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人民网记者 蔡树菁 符皓
2024年09月03日08:10 |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小字号

发源于云南省昭通市的赤水河,是长江上游的重要支流,对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意义特殊。近年来,昭通市扛实源头责任,增强上游担当,因地制宜系统施治,推进赤水河流域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守护一江清水出云南。

两岸青山郁郁葱葱,生机勃勃。8月7日,苦猪河畔,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双河苗族彝族乡楠木村党总支书记、村级河长杨敏下河劝阻一群戏水的外地游客离开后,穿着湿答答的鞋深一脚浅一脚地继续往前巡河。

【图1】云南省威信县村级河长杨敏在巡河。-人民网记者-蔡树菁摄

云南省威信县村级河长杨敏在巡河。人民网记者 蔡树菁摄

这是杨敏工作中每周一次的“规定动作”,3公里的责任河段,一路走走停停,至少5小时才能巡完。

威信县境内的苦猪河是赤水河流域(云南段)的二级支流,全长20公里,河流穿过众多村庄,村民们长期将各类生活垃圾“顺手”丢进河里,沿岸的擀面厂、砖厂等也将污水任意排放到河里,日积月累,河水又脏又臭。

“上游河水受污染,下游的生态必受影响。大家共居一江水畔,‘还赤水河一片清澈’是我们的责任。”2021年,杨敏上任,流经楠木村的3公里河段成为她心头最挂记的事之一,“第一次从河道里集中清理垃圾,10多米长的货车拉了10多车。”

《云南省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的实施,为杨敏开展工作增添了底气。拆除拦河坝和砖厂、推进“厕所革命”、改建无害化化粪池、人畜污水发酵还田、集中回收处理固体垃圾、每周一次巡河……“现在,河畅、水清、岸绿、景美、鱼游的景象重现,村民们从丢垃圾变为主动捡垃圾。”

云南省威信县境内随处可见保护赤水河流域(云南段)的标语。人民网记者 蔡树菁摄

云南省威信县境内随处可见保护赤水河流域(云南段)的标语。人民网记者 蔡树菁摄

楠木村的3公里河段是昭通市守护赤水河流域(云南段)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昭通完成赤水河流域(云南段)17座小水电站拆除及生态修复;严格限制“两高一低”项目落地,关闭煤矿23座、砂石料场116个;推动流域17个乡镇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设施首次实现100%全覆盖,流域内县城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4.4%、100%;严格落实“河长+护河保洁员+村民”机制,打通常态化河湖管护 “最后一公里”。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赤水河流域(云南段)出省段面水质稳定保持Ⅱ类,成为云南省唯一入选的第二批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在赤水河威信县二龙抢宝生态观测点,一大早,工作人员陈文善仔细观察着视频监控,里面实时显示该河段水下监测装置拍摄的鱼类生活的画面,同时把水质、气象等数据一一记录。“金沙鲈鲤、中华倒刺鲃、胭脂鱼……”陈文善细数着,赤水河流域(云南段)鱼类种类从2020年的36种恢复至现在的43种,珍稀、特有鱼类也频现,这些极大佐证了这里的生态渐好。

云南省威信县境内随处可见保护赤水河流域(云南段)的标语。人民网记者 蔡树菁摄

云南省威信县境内随处可见保护赤水河流域(云南段)的标语。人民网记者 蔡树菁摄

守护绿水青山,收获“金山银山”。目前,赤水河流域(云南段)沿岸已建成以竹产业基地为主的经济林果142万亩,创成省级“绿色食品牌”基地2个;推进国家级国土绿化试点,复垦复绿土地1028亩、石漠化治理6万亩、人工造林10万亩;创成绿美乡镇3个(省级2个、市级1个)、绿美村庄226个(省级5个、市级25个、县级196个),创建“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通过省级评审;一批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项目加快实施,绿色高质量发展成为最靓底色。

“赤水河保护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昭通市人民政府市长杨承新说。

(责编:木胜玉、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