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蒙自: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近年来,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人民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建立“1+X社区调解”模式、引入“特邀调解组织”和创设“石榴云”共享法庭,推动定纷止争职能从传统开庭审判向纠纷产生的源头和前端延伸,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向防“未病”、治“已病”聚集,切实发挥司法在社会治理中的引领、推动、规范、保障作用。
“石榴云”共享法庭调解室。
蒙自市人民法院循序构建以诉调对接中心为主体,以专业队伍、社区网络为“两翼”,基础稳固、运行流畅的非诉衔接载体。创设“1+X”模式,搭建诉调对接平台。“1”是设立专门的诉调对接中心,负责法院与调解组织之间的日常协调工作;“X”是以多元化解为引导,在文澜街道办事处调解委员会驻蒙自市人民法院调解工作室的基础上,依托社区环境,在文澜、观澜街道所辖的社区设立“社区调解工作室”,建立法院与社区之间的密切联系,开展诉调对接。
“社区调解工作室”采用“一名法官助理+一名人民调解员”的模式定点调解纠纷。案件分流适用“就近分案”原则,对于各调解工作室优先向其分配所驻社区辖区范围内的案件。同时将调解范围辐射到周边社区,定期开展普法宣传及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对于排查到的矛盾纠纷有调解基础的,就地开展调解工作;对于难以现场调解的案件则登记在册,制定调解方案后组织当事人调解。通过“定点调解+巡回调解”的方式,整合解决纠纷的力量,高效化解纠纷。
“石榴云”共享法庭。
蒙自市人民法院加快推进“互联网+多元化纠纷解决”,充分运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将法庭建设到人民群众身边,为当事人提供全时空、跨地域、全流程的解纷服务,积极回应互联网时代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
“石榴云”共享法庭依托社区、村委会、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门,整合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织密多元解纷法治网,将优质司法资源与基层一线工作优势结合起来,通过1+1+N(一名负责人+一名法官+一名警官+多名人民调解员)的模式联合调处,将网上立案、在线调解、在线庭审、普法宣传等功能延伸到基层一线。当事人可以就近在设立“石榴云共享法庭”的部门申请网上立案,通过共享法庭设备参与线上调解和线上庭审,也可在线“云旁听”庭审现场情况。共享法庭实现了让当事人在熟悉的场所可以参与诉讼活动,打消了当事人的距离感和紧张感,进一步减轻当事人的诉讼成本。不仅破除了地理障碍,还跨越“数字鸿沟”,帮助网络应用能力较弱的群体在家门口解决纠纷,打通诉讼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蒙自市人民法院已在5个街道、8个乡镇建立了7个“石榴云共享法庭”。
为进一步提升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质效,在引入人民调解组织的基础上,蒙自市人民法院于2023年分别聘请蒙自市法源法律服务所和云南省红河州和信公证处为特邀调解组织,并聘请了数名法律工作者和公证员为特邀调解员参与诉前调解工作。对于案件事实清楚、证据较为充分的案件,本着调解优先的原则,在征得当事人的同意后委派至特邀调解组织开展调解工作,充分发挥特邀调解组织诉前“分流阀”作用。
下一步,蒙自市人民法院将继续坚持把非诉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让当事人共享普惠均等、便捷高效、智能精准的“一站式解纷”建设成果。(杨謦源、方永梅 文/图)
来源:红河州委政法委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