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医科大学:"五育"并举培育"五术"人才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开学典礼上,昆明医科大学组织新生进行宣誓,通过庄重的“开学第一课”,让学生感受职业的责任与荣光。
近年来,昆明医科大学持续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紧抓云南高等教育和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坚持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五育”并举,努力培养具有“救死扶伤的道术、心中有爱的仁术、知识扎实的学术、本领过硬的技术、方法科学的艺术”的“五术”医学人才。
组织学生在“无语良师”李秉权、胡素秋雕塑前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昆明医科大学供图
立德为先 筑牢医学青年信仰之基
昆明医科大学开足开齐开好思政课,先后打造了思政“金课”,出版“八个统一”内涵建设系列图书,按照“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工作思路服务大思政课建设;办好“张桂梅思政大讲堂”昆明医科大学分课堂,深入“一站式”学生社区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讲,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切实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利用身边人身边事,着力打造“凡星闪烁——仁医良师思政大课堂”,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强化责任担当、争做健康卫士。
“生为人民服务,逝为医学献身。”2019年9月25日,一场特别的骨骼标本合体仪式在昆明医科大学举行。根据昆明医科大学李秉权、胡素秋教授夫妇生前遗愿,他们去世后,把遗体捐献给学校作为标本,用于医学教育教学。
在“无语良师”李秉权、胡素秋的感召下,该校先后涌现出毕业后返回医疗资源匮乏的家乡怒江就业的 “溜索女孩”余燕恰,见义勇为、英勇救人的“云南好人”张国洪,“最美大学生”吕俊涛等一批先进典型,争当“好青年”“健康卫士”在学校蔚然成风。
护佑健康 培养拔尖创新医学人才
2021年9月,依托东西部合作办学机制,该校首届临床医学“交大医学班”开班35名学生正式入学。他们在昆明医科大学,不仅能听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授们讲授的核心课程,还有机会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交流学习、临床实习,享受推免保研并进一步深造的机会。
昆明医科大学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围绕云南“三个定位”目标、“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云南教育、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先后牵头成立了南亚东南亚医学教育与医疗卫生联盟、云南新医科教育联盟、云南省现代生物医药产业学院,力争打造区域医学教育和科技创新高地。还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与泰国玛希隆大学合作举办护理学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成为云南省第一个获得国家批准的医学类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据统计,近年来,学校本科生考研升学率,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不断攀升。2023年学生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0.72个百分点,2024年本科生考研升学率达31.71%,位居全省高校前列,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举办建校90周年文艺晚会。昆明医科大学供图
体医结合 锤炼医学青年拼搏意志
以健康中国的社会需求为导向,该校发挥云南省学校体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作用,立足体育与健康学科建设,突出“医学+运动康复”特色,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医学背景的应用型、高素质、技能型运动康复人才,在各级运动队、竞技体校、训练基地等机构中从事健康保健、运动伤害防护等专业工作。利用学校附属医院资源优势,突出“医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附属医院精神科医生到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不断打造学校“体医融合”的教育品牌。
多年来,学校女篮、女足、游泳等运动队曾多次代表云南参加全国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今年5月至6月,学校女子足球队获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大学女子校园组第六名,女子篮球队获中国大学生篮球二级联赛第六名,锦鲤啦啦队获全国啦啦操锦标赛三项冠军。
开设临床医学“交大医学班”。昆明医科大学供图
浸润心田 提升医学青年人文素养
昆明医科大学充分挖掘校园文化的美育功能,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持续强化对医学人文精神的挖掘和凝练,着力构建具有医学院校特色的美育体系。
学校开设了《医学伦理学》《医学哲学》《生命伦理》《医学美学》《叙事医学》等医学人文课程,通过加强医学生通识人文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职业精神;建成校史馆、人体科学馆、医学人文馆、廉洁文化广场,成为医学生日常文化教育和美育场所;打造的海棠书苑和丹桂书苑,李秉权、胡素秋雕塑和中外医学名家雕塑等文化景观,成为校园靓丽的风景名片;原创校园舞台剧《筑梦昆医》、“大学的春天”文艺汇演等美育活动,充分彰显“医学+艺术”的育人特色,成为校园文化品牌;建校90周年文艺晚会,将思想性、教育性与艺术性融合,打造了昆医人自己的“春晚”……
浓郁的美育氛围,让学生每时每刻都感受着浓厚的校园医学人文气息,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
昆明医科大学学生正在献血。昆明医科大学供图
知行合一 涵养医学青年奋斗精神
送医送药、卫生健康宣教、医疗卫生政策宣讲、基层医疗卫生状况调研……多年来,昆明医科大学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深入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搭建实践育人平台,打造实践活动品牌。
经过实践历练,学校每年都有学生在国家级、省级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科技作品竞赛和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
今年5月,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全国总决赛在上海落幕,昆明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魏楠在此次大赛中荣获就业赛道金奖,是云南省唯一国赛金奖获得者。
昆明医科大学不断探索将实践育人与服务社会相结合的教育机制,将捐献造血干细胞、无偿献血作为医学生职业素养和情怀培塑的载体来抓,倡导学生践行“崇德博学 济世笃行”的校训,弘扬救死扶伤和人道主义精神。据统计,2022年至2023年,学校无偿献血总人次达4114人,献血量超过82万毫升,学校获“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单位奖”。
“五育”并举促成长,融合育人显成效。建校91年来,昆明医科大学培养的20万余名高级医药卫生人才扎根边疆、服务基层,为云南医疗卫生健康事业、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和边疆繁荣稳定作出了卓越贡献。(徐绍琼)
来源:昆明医科大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