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资源变优势 云南昭通二产“节节高”

人民网昭通6月15日电 (记者蔡树菁)2023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04.66亿元,增速列全省第一;燃煤发电完成10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5.3%,创历史新高;能源外工业投资完成195.55亿元,同比增长61.6%,增速排名全省第二……作为云南省工业基础较为薄弱的州市,昭通市将资源变优势,发展园区经济,尤其工业、建筑业快速发展。
在2023年伊始,昭通市提出发展“三个千亿元产业”,希望“电”好基础、从“磷”起步、“硅”模发展。一年多来,在《关于加快工业高质量跨越发展的意见》《重点产业链培育三年行动》以及绿色硅铝、磷基及新能源电池材料3个千亿级产业行动方案等文件出台下,产业集群和打造千亿级昭阳经开区的总体架构分别构建起来。其中,绿色铝产业发展成效明显,实现产值105.66亿元;绿色硅产业发展后劲十足。2024年第一季度,“电烟煤”以外的其他行业同比增长20.6%,工业转型升级成效明显。
为增强发展后劲,昭通市走向全国多省市招商引资,促成大关绿色硅产业园、彝良凤彝硅产业园等项目签约落地。2023年,累计签约能源外工业项目69个,协议引资620亿元。同时,鼓励本土建筑企业走出去开拓市场,2023年昭通企业在市外获取项目9个,合同总投资40亿元。
如何为项目落地和持续发展保驾护航?2023年,昭通市储备了3000万元以上能源外工业重点项目195个,总投资2452.6亿元,从项目备案、开工时间、入库纳统等细节做好跟踪服务,2023年开工入库能源外工业项目162个,总投资162.7亿元。
据介绍,昭通市还建立起重大工业项目定期调度服务机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重大困难问题,同时开展“千名领导挂千企、当好暖心‘店小二’”“十万干部走基层、下沉一线办实事”等主题活动。在这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云南友升、中铝大扁锭等项目稳步推进,旗滨集团云南昭通光伏高透基材项目正式点火试生产。
2023年,昭通市的制造业增速连续2年排名云南省第一,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9.6%、增速达8%、全省排名第二;成功申报5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9户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