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社会

曲靖市宣威市文兴乡

擦亮农耕历史基底 推进“四美家园”建设

2024年06月01日16:43 |
小字号

近年来,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文兴乡注重传承和发扬农耕文化、铁匠工艺等,在建设中保留村庄的历史人文和烟火气,因地制宜建设太平村阿多卡“四美家园”,提升村庄整体风貌特色,让乡村发展凝魂聚力。

走进文兴乡阿多卡自然村,一幅古朴的石土民居和农耕文明图呈现在眼前,紧凑古朴的村舍房屋、蜿蜒曲折的村中小路、石头砌成的墙体、忽而传来的打铁声、小孩追逐的嬉笑声、转角遇到的豆腐坊、抬头即见的电影放映室……流连在这个小村庄,随处可见历史的文脉和民族的记忆。几年的时间,宣威市文兴乡立足资源禀赋和乡村特色,打造了这个古色古香的阿多卡。

拆除旱厕和猪圈后建设的小菜园。

拆除旱厕和猪圈后建设的小菜园。

太平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忠勇介绍说:“我们村原本就是老村落,村风民风淳朴厚重,基于这样一个实际情况,我们广泛全面听取党员和群众的意见建议,决定在保留原有建筑的基础上提升村庄整体风貌特色,留几处老建筑、古树,老河等,外出的群众回来就能找到一些记忆,给大家留住乡愁。”

建设中,阿多卡充分汲取农耕文明的民本思想,在项目实施的拆旧拆危、改圈改厕攻坚阶段,由村组干部、党员户、村民代表、乡贤能人等带头对空心废弃房、残垣断壁、老旧旱厕等进行拆除撤并,对闲置宅基地、撂荒园地、空心建筑等进行复垦盘活,带头开展圈舍出村、庭院改造、三园提升,在群众中形成强大感召力和带动力,引领周边普通群众全面提高参与家园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直以来,文兴铁匠精神在世世代代中传承,为了提振村民精气神和凝聚力,阿多卡构筑了“党建+传统文化+工匠精神”的农耕文化基底,推进阿卡多乡村塑形铸魂。 

 “我们盘活闲置资产资源,完成铁匠铺、村民活动场所、村史馆、电影放映室修复,就是希望通过这些历史文化元素一方面激发乡亲们骨子里的热血和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发展周末假期经济,提升村集体造血功能。”刘忠勇说。

拆除旱厕和猪圈后建设的小菜园。

村民协商议事。

阿多卡充分发挥农耕历史文化的优良传统,坚持把产业发展和“四美家园”建设有机统一起来,促进产业生态化,建成“食用玫瑰种植示范基地”和“七月菊种植示范基地”,推动农耕文明创新性发展,实现现代农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刘忠勇介绍:“基地共有220亩,在‘双绑’机制的带动下,实现了村民收益和村集体经济的不断壮大,企业和基地共提供就业岗位210个,辐射带动320户群众年均增收500元以上,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6万元。”

为了实现良好的村庄治理,阿多卡充分发挥“在乡村靠乡亲”的群众主体作用,在“议事小院”开展村民说事、民情恳谈,让矛盾、问题化解在“小院”中,让村民说出和谐、说出文明乡风。

如今的阿多卡,已是一个产业美、环境美、乡风美、生活美的小村庄,邻里和谐,乡风文明,村民们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杜星、丁剑肖、赵雪梅、张玲娟 文/图)

来源:宣威市委宣传部

(责编:木胜玉、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