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澄江市公安局禄充派出所——
打造“一室三联”绘就抚仙湖畔“好枫景”

在云南澄江游抚仙湖,怎能不去禄充风景区?
禄充因风景秀丽、人文底蕴丰厚、美食诱人,每年有100多万人来这里打卡。
“在高峰期,景区一天有2万多名游客。”澄江市公安局禄充派出所所长李哲说,“辖区就是景区,涉旅矛盾纠纷占比大,非警务类警情多”是禄充派出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今年以来,禄充派出所辖区警情中,涉旅警情占比58.24%;非警务类警情占比30.21%。
近年来,禄充派出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做强做实旅游警务,创新建立以派出所综合指挥室为中枢,联合执法、联合调解、联合救援工作机制为支撑的“一室三联”警务模式,强化多元共治、数智赋能、警务前置,不断提升警务服务效能,擦亮景区平安底色。
禄充景区。人民网记者 李发兴摄
科技赋能,综合指挥支撑高效勤务
走进禄充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着景点各路口、休闲娱乐区、住宿区、人员密集场所等区域的动态监控画面,指挥调度、警情研判、视频巡查等工作都在这里完成。
李哲介绍,综合指挥室按照“1+1+4+N”模式配备人员,即1名带班所领导和1名民警、4名辅警值守指挥室,旅游旺季商请相关单位进驻。
“在这里,民警依托大数据对景区情况进行实时监测,生成分析报告,再通过指令调度各巡逻分队协同作战。”李哲说,禄充派出所与景区管委会等相关部门健全涉旅非警务类警情统一调度、分级分类处置机制。针对涉旅非警务类警情,由综合指挥室统一受理、统一分流,不断提升智慧警务服务旅游经济发展水平。
资源整合,联合执法打造严管模式
今年春节期间,游客李先生因住宿问题和民宿老板产生分歧并报警。禄充派出所立即启动“警景联动”机制,指令执勤民警会同涉旅部门人员赶到现场。经民警和工作人员协调,双方最终和解。
为推动旅游市场秩序持续向好,禄充派出所牵头建立“公安主导、部门联动、综合治理”的联合执法机制,设立联合执法中心,与湖泊管理、文化旅游、市场监管、景区管理等多个部门联动共管,针对游客集中反映问题,持续开展涉旅乱点乱象排查整治。
今年以来,联合执法中心开展联合执法7次,派出所发现的涉旅问题及时以“提示函”形式进行通报,推动联合执法中心对举报投诉事项实行清单管理,加强源头化解。今年1—5月,景区涉旅举报投诉同比下降34.56%。
主动服务,联合调处创建和美景区
禄充派出所仅有5名民警和5名辅警,民警忙不过来怎么办?禄充派出所教导员朱祥说,禄充派出所广泛发动保安员、网格员、快递员、商铺经营业主等成立“景区自治联盟”,由派出所民警进行指导,以“专业+综治”的方式进行巡逻,织密动态治安防控网。
同时联动景区管委会、村(社区)、旅游公司建立提供法治宣传、安全提示、旅游咨询、举报投诉等“一站式”服务的游客中心。在旅游公司、宾馆饭店及保洁员、保安、客运司机等群体中发展治安志愿者,广泛搜集涉旅矛盾纠纷线索。针对游客“等不起、不愿等”的现实,联动多部门建立流动调解室,由涉及部门牵头调解,快查快处快赔;对一时难以调解的,通过线上调解等方式化解矛盾,适时回访反馈,做到闭环运行、销号管理、案结事了。
截至目前,禄充派出所共化解涉旅矛盾纠纷30余起,未发生因矛盾纠纷化解不及时导致的民转治、治转刑案件,巡回法庭保持“零开庭”。
快速反应,联合救援营造安全环境
4月5日下午,游客王先生因划船不慎掉入湖中,同行人员多次尝试施救均未成功,于是报警求助。禄充派出所立即联动救援队、消防、卫生等部门到场救援,在及时、专业地联合救援下,王先生成功获救。
救援演练。人民网记者 李发兴摄
面对游客涉湖、涉水安全问题和水上救援指挥不畅、反应不快、力量薄弱、专业性不强等难题,公安机关积极与抚仙湖管理部门协调对接,招聘16名专业人员组建水上救援队,并定期开展水上救援培训和应急处置演练。
禄充派出所将景区划分为2个片区6个网格,建立线上工作群,明确片区组长和网格联络员,每天投入不少于2组8名救援队员到景区重点水域巡查。朱祥介绍,救援队自2022年成立以来,共开展演练11次、水上救援21次,救助群众135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