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要闻

云南:办好群众“心头事” 努力奔向“样样好”

 人民网记者 程浩
2024年05月31日17:44 |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小字号

新闻发布会现场。刘健摄(图片来源:国新网)

新闻发布会现场。刘健摄(图片来源:国新网)

云南曾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2020年,全省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四年过去了,脱贫地区老百姓的生活怎么样?“钱袋子”有没有鼓起来?脱贫之后如何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在5月31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云南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予波作了介绍。

王予波说,近年来,云南省坚持把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作为底线任务,建立全省统一的防返贫监测帮扶政府救助平台,对脱贫不稳定、容易致贫和突发严重困难的农户进行精准帮扶,实施了农村居民和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两个三年行动,使他们的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势头。2023年全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全省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14.8%。

为了脱贫地区的老百姓“钱袋子”鼓起来,云南各地抓好县域富民产业,摸索出不少好的经验做法。发布会上,王予波分享了三个案例:红河州蒙自市草坝镇在蓝莓产业发展上实行“622”模式,即销售收入按农户60%、村集体20%、企业20%比例进行分配,2023年户均创收达10万元;楚雄州永仁县创新打造“幸福里”产业工人社区,两年来为当地企业提供用工24.3万人次,群众挣钱顾家两不误;昭通市镇雄县近两年有超过3.5万人返乡就业创业。

为了让群众的家园更宜居,云南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为牵引,有效发现、保护、开发、提升乡村价值,留住乡韵乡愁,推动乡村干净起来、美丽起来、文明起来。王予波说,这几年,云南与中国农业大学专家团队合作,打造了河边村、云中苗寨等一批乡村振兴实验示范村,乡村环境的变化有力促进了乡村产业发展、文化繁荣和社会治理。

云南每年有1500多万人外出务工,“一老一小”问题始终是他们的揪心事。对此,云南推动领导干部当好“编外校长”“编外院长”,从省内优质中学选派骨干教师、省级医院选派医疗卫生人员,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每所学校、医院。在农村和社区建设运营“老年幸福食堂”和“儿童之家”,满足老年人用餐需求,让留守儿童获得陪伴、增长知识、收获快乐。

“我们将继续解决好生活、就业、教育、医疗等群众关心期盼的事,真正让他们生活样样好。”王予波说。

(责编:木胜玉、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