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文旅

走进爨文化博物馆 感受千年文化的魅力

2024年05月19日09:13 |
小字号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让我们一起走进云南省曲靖市爨文化博物馆,一起揭开《爨宝子碑》的神秘面纱。

爨文化博物馆。

爨文化博物馆。

爨文化博物馆位于曲靖市第一中学校园内,其前身是爨碑亭,由该校创始人、第一任老校长谢显琳于1937年修建,将《爨宝子碑》和《段氏与三十七部会盟碑》合庋一亭。博物馆建成后,承担着对爨文化的研究、展览、普及与传承,是宣传和展示曲靖城市文化的窗口。

进入爨文化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小爨碑”,俗称《爨宝子碑》,它的全称是碑额上所书写的《晋故振威将军建宁太守爨府君之墓》。这其实是一块墓碑,由于碑主人的名字叫爨宝子,所以世人就称其为《爨宝子碑》。

那为什么又会叫“小爨碑”呢?众所周知曲靖素有“珠江之源、二爨之乡”的美誉。所谓“二爨”指的便是这座碑高为1.83米的《爨宝子碑》和收藏于陆良县、碑高为3.38米的《爨龙颜碑》。两块碑刻在形制大小上有所差异,故把它们分为了“大、小二爨”。

为什么这样一块国宝级的碑刻会在一所中学校园内进行保存?抗战时期,在滇缅公路境内段——京滇公路结束工程时,国民政府派出了一个京滇公路周览团来到云南进行考察,时任代理省长的周钟岳非常重视此事,出面协调落实资金,并且委派了自己的得意门生谢显琳在曲靖一中的校园内建立了一个双院士的碑亭,将《爨宝子碑》和外面的会盟碑,于同一年移到学校进行保存。2013年曲靖一中百年校庆时重新修建了如今的爨文化博物馆。

1961年,国务院将《爨宝子碑》《爨龙颜碑》和《段氏与三十七部会盟碑》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一批次的石刻及其他类文物共11项,曲靖占了3项,爨文化博物馆里就有2项。而《爨宝子碑》的拓片,曾两次创造了中国古碑拓最高价。

《爨宝子碑》。

《爨宝子碑》。

据介绍,《爨宝子碑》有三大价值。一是书法价值,碑学大师康有为称《爨宝子碑》为正书古石第一本。由于它见证了这样字体演变过渡的特征,所以它在中国书法美学上,乃至对整个华夏文明生命链条的链接都有着独一无二的贡献。二是史料价值,对于研究云南的地方史还有边疆少数民族和汉族进行融合的过程,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的历史文化艺术和汉文化的历史文化艺术相融合相碰撞都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实物例证。三是文本价值,文本价值指的就是这块碑的碑文。这块碑的内容就是爨宝子的生平功绩,是对爨宝子的赞扬与歌颂。《爨宝子碑》的碑文是骈体文出现的一个初期代表,它采用了四字的骈文形式来进行书写,对仗工整,用词非常典雅。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人创造了一方文化。珠江源头水深情灌溉着曲靖曾经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爨氏家族,创造了璀璨的爨文化,爨文化也成为了云南历史文化发展的三大高峰之一。以《爨宝子碑》和《爨龙颜碑》为代表的爨文化也早已深入了曲靖人民的血脉,成为了曲靖世代相传的文化特质和精神内涵。(张静芸、张鑫磊 文/图)

来源:曲靖市委宣传部

(责编:木胜玉、祝鸿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