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社会

文山丘北:破茧成蝶展新颜 谱写幸福新篇章

2024年05月06日16:22 |
小字号

在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曰者镇曰者村委会茶花村,当年为建设水库,村民们舍小家顾大家,实施了搬迁。 如今,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引导下,他们走上了致富路。

茶花村全景图。

茶花村全景。

吃水不忘挖井人,丘北县统一规划,将水库移民美丽家园建设与乡村振兴工作有机衔接,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对村庄进行整体规划布局,补齐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短板,改善和提升移民村的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水平,全力打造美丽、生态、宜居的移民村寨。

通过实施移民避险解困试点工程、“美丽家园,移民新村”建设项目等,茶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们住进了整齐划一、颇具特色的新式楼房,活动场所设施配备齐全,过去人畜杂居、基础设施落后的面貌得到彻底改变。茶花村被打造成为普者黑首个集田园游憩、乡村休闲、生态体验、自然教育、壮族文化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生态移民村。该村被评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文山州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村、文山州“美丽家园”示范村。

村民跳完广场舞在凉亭休息、交谈。

村民跳完广场舞在凉亭休息、交谈。

丘北县始终坚持后期扶持项目与主体工程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实施,持续带领移民群众增收致富。充分利用交通、气候和土地资源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早熟蜜桃种植350余亩,亩产值5000元以上;李子种植256亩,亩产值3500元以上,移民人均收入增加5000余元,成功带动了更多的移民群众参与到早熟蜜桃、李子等种植中来。

为进一步推动产业的发展,当地成立了丘北县绿康种养殖合作社,采取“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将村集体资金用来发展绿色生态的水果产业。这种模式既保证了农民的利益,又推动了产业的规模化发展。除了早熟蜜桃、李子,茶花村还积极发展其他产业,如西瓜、葡萄和蚕桑等。为了保障移民的增收致富,茶花村积极组织开展技能培训,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截至目前,共组织技能培训20余期,2500余人次。

蜜桃丰收。

红旗水库传习馆的建成,是茶花村的一大亮点。传习馆不仅是一个展示红旗水库历史和文化的场所,更是茶花村的文化地标。传习馆内展示了红旗水库的建设历程、水利工程、历史人物等,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红旗水库的历史和文化。同时,传习馆还定期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壮族歌舞表演、传统手工艺展示等,吸引了众多村民和游客前来参观和学习。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也让村民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在建成的文化广场上,茶花村还定期举办各种文化讲座和培训,让村民更好地掌握壮族文化的知识和技能。

经过多年来的努力,一幅业兴、民富、村美、人和的乡村振兴画卷在茶花村徐徐展开,茶花村走上了一条村强民富、景美人和的幸福之路。(段江华、吴哲芳、赖春富 文/图)

来源:丘北县融媒体中心

(责编:徐前、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