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富宁:边民富、边疆美、边防固

近年来,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力巩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的“国字号”创建成果,建好135个“边民富、边疆美、边防固”的现代化边境幸福村。
富宁县庙坝村委会和平村小组建设的健康步道。富宁县委统战部供图
据介绍,富宁县高度重视建设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工作,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县长为“双组长”的领导小组,县、镇、村对应成立工作专班、工作队、工作组,广泛动员边民群众从自家周边环境做起,做好村组、庭院绿化美化,让村庄更宜居,乡风更文明,生活更美好。
当地以党建为引领,采取四级党建联动机制,通过联建带支部、支部带党员、党员带群众,开展每月党课讲政策、农民夜校唱红歌系列活动,让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更加深入人心。当地党员干部发挥带头作用,发动群众全面参与守边巡边、打击偷渡走私等工作,筑牢边境安全屏障,让乡村振兴和边疆发展得到更有效的保障,让“人人要爱边,户户要护边”成为当地群众时刻谨记的守则。
村里兴建的林下中草药观光园。富宁县委统战部供图
富宁县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涉及2个镇135个自然村的6536户居民,共28533人。当地采取“政策补一点、财政挤一点、群众筹一点、部门帮一点、社会投一点”的“五个一点”方式整合各类资源,通过“以奖代补”“以工代赈”鼓励群众投工投劳参建共建。为发动群众共同参与,富宁县着力做好组织宣传工作,坚持“开好一个群众会”,讲清楚相关政策和奖励机制,充分调动了群众积极性。同时,紧紧围绕6个方面30项建设任务的19项指导性指标,精准编制建设的“一村一方案”。截至2023年10月底,6大类19项指导性指标全部达标,基础设施得到夯实,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大幅度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实现了提质升级。
标准化牛舍。富宁县委统战部供图
在促进边民共富,乡村和睦方面,富宁县全面推进“一县一业”,大力发展八角种植和精深加工,全县八角种植面积65.91万亩,八角干果产量6.37万吨,成为群众农产品收入的主导产品;同时推动特色产业持续壮大发展,着力建设以田蓬口岸为中心的边境民族风情体验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现场教学基地,以木央木杠村为圆心的农文旅融合边贸区。目前,已在75公里的边境线上发展种植草果3万余亩、甘蔗9000余亩、生姜5000余亩、中药材3000余亩,发展养殖生猪7万余头、肉牛2万余头,初步形成具有富宁特色的乡村产业发展“现代化边境幸福村示范廊带”。
另外,富宁县还重点推出了上寨村小组等“典型示范”。上寨村小组距中越国境线1.5公里,全村共有62户305人,曾是房屋破旧、交通闭塞,人员外流严重的“空巢村”。2015年以来,上寨村小组在外打拼的人员陆续返乡,带领家乡群众共同致富,村集体经济从2.17元增加到如今的400余万元,实现了从“空巢村”到“幸福村”的转变。(陆大计)
来源:富宁县委统战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