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财经

云南镇雄

从“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华丽转变

人民网记者 木胜玉
2024年04月24日10:27 |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小字号

近年来,云南省镇雄县瞄准人力资源优势,积极打造产业兴、政策优、要素活的返乡创业就业平台。截至2023年底,镇雄县累计回引1.48万家创业主体返乡创业,带动2.05万人就近就业。镇雄县正从“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转型发展。

在呢噜坪纺织服装产业园,工人正在生产防晒服装3

在呢噜坪纺织服装产业园,工人正在生产防晒服装。镇雄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聚焦人力资源优势 照亮返乡创业梦想

镇雄县是云南省第一人口大县,总人口171万人,有农村劳动力79.11万人,外出务工人员长期保持在49万人以上,逐步形成了以劳务输出实现增收致富的“打工经济”。其中,在外务工创业最长的已经超过30年。许多镇雄籍省外务工人员已成为行业领域的企业家、管理精英或高技能人才,积累了大量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资源。一些早年外出务工人员看到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返乡创业的意愿越来越强。

昭通市驻金华市团委书记、金华市昭通商会会长、罗旺斯集团总经理吴长斌就是代表之一。2001年外出到浙江永康务工的吴长斌,从门业龙头企业普工开始做起,经历了钣金班长、销售经理等岗位,积累了一定技术和管理经验,于2015年开始创业,主要从事非标门生产销售,公司共有员工600人(其中镇雄籍160人)。2023年10月,他带领商会单位“组团”返乡创业,助力镇雄县西南五金之城打造,其中6家已签订入驻协议。

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不仅带动了劳动密集型企业“组团式”返乡创业,也直接推动了人力资源行业创业的热潮。2016年大学毕业的朱邦,2021年10月返乡,成立了人力资源公司。目前公司累计服务求职人员10万余人次,企业年营收达700余万元。对于镇雄县而言,“返乡创业”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镇雄县驻浙江永康返乡创业服务工作站,为在外企业提供返乡创业前沿服务

镇雄县驻浙江永康返乡创业服务工作站,为在外企业提供返乡创业前沿服务。镇雄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推进多元产业发展 搭建平台促进返乡创业

如今,镇雄县大抓产业、大抓园区经济,不断扩大县域就业容量,加速推动返乡创业,取得亮眼的成绩。

当地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回引落地一批纺织服装、五金等劳动密集型主导产业,同时加快打造煤电能源、绿色食品、白酒产业、商贸物流产业、高原特色农业集群,持续做大产业规模、补齐产业链配套,加快构建多点支撑的产业体系。依托劳动力资源优势和“镇雄五金工”“镇雄缝纫工”等劳务品牌,不断完善返乡创业就业平台体系,吸引返乡创业。

目前,镇雄县已建成“1+3+N”返乡创业就业平台体系。“1”即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3”即呢噜坪纺织服装产业园、以勒五金高新产业园、镇雄亿联国际商贸城返乡创业就业示范街区,“N”即全县范围内创业工坊。其中,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已投入使用,促进创业86家,累计直接带动就业2200余人。呢噜坪纺织服装产业园已陆续投入使用,已招商入驻14家企业创业。园区可带动1.2万人就业。以勒五金高新产业园先后与浙江永康23家企业签订了发展合作协议,其中镇雄籍企业家超过20家,协议引资13.5亿元。镇雄亿联国际商贸城返乡创业就业示范街区已投入使用,目前已签约入驻商户468户,促进返乡创业322家,直接带动就业超4000人,实现交易额10余亿元。全县范围内有创业工坊约1112家创业,带动就业15777人。

在呢噜坪纺织服装产业园,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设立就业创业服务中心为企业招工、为群众找工作

在呢噜坪纺织服装产业园,设立就业创业服务中心为企业招工、为群众找工作。镇雄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出台系列配套政策 持续优化创业就业环境

镇雄县立足人力资源等优势,制定出台系列配套政策措施,通过对接指导、技能培训、优化营商环境、创业贷款扶持等举措,积极为农村劳动力从“向外输”到“往回引”创造条件。

镇雄县实行项目谋划到落地全程跟踪服务。依托在浙江、广东、上海、安徽、昆明5个返乡创业服务工作站,做好返乡创业就业意愿收集、组织返乡企业家座谈、宣传讲解帮扶政策、发布建设家乡倡议书、组织返乡考察、持续跟进落实等工作;选聘浙江、上海、广东等地446名镇雄籍优秀人才担任家乡发展顾问,提供政策咨询和创业指导。实行创业服务进大厅、进园区、进社区、进学校,全面推行“跨省通办、省内通办、一件事一次办”服务方式,提高办事效率。

为从资金源头上解决创业者的实际困难,镇雄县全面实施贷免扶补等政策,对有创业意愿的返乡人员给予政策扶持,对县内就业帮扶车间吸纳就业给予激励奖补,大力支持返乡劳动力回乡创业,鼓励县内企业吸纳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责编:木胜玉、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