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财经

曲靖宣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稳进提质

2024年02月29日11:00 |
小字号

2023年,云南省宣威市以奋进新征程推动新跨越三年行动为统揽,以推进“310”工程为抓手,加压奋进、砥砺前行,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2023年,宣威市实现生产总值547亿元,增长7.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7.9亿元,增长5.9%;固定资产投资363.5亿元,增长5.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2.1亿元,增长8.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5亿元,增长19.5%。建成了一批打基础、惠民生、促发展的重点项目。

2023年,宣威市改造提升城市商业特色街区4个,不断优化消费环境,消费市场持续升温,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分别增长40.4%、9.3%、5%、34.3%,网络零售额达4.12亿元、增长22.6%。 

图为曲靖海关宣威工作站揭牌仪式现场。

图为曲靖海关宣威工作站揭牌仪式现场。

乡村振兴加快推进   

2023年,宣威市深入实施“四增一减”增收措施,累计消除返贫风险5166户1.57万人。投入衔接资金5.1亿元、沪滇帮扶资金0.63亿元,实施乡村振兴项目163个,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达16091元、增长14.3%,人均纯收入低于8500元且有劳动能力脱贫家庭实现动态清零。投入6.1亿元,启动乡镇污水处理项目建设19个;投入4.9亿元,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集中供水率达96.5%。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厕所革命和“两污”治理,卫生厕所普及率达73%,乡村生活垃圾收运设施全覆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63%。

普立采云官寨乡村振兴先导工程开园运营,宝山树打箐创建成省级绿美村庄,得禄乡绿美乡镇创建通过省级评估验收,西泽长房子等3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来宾虎头等4个乡村振兴示范园各具特色,板桥永安迤谷花海、复兴霖森农业田园综合体持续提档升级,西泽、海岱乡村振兴示范乡镇加快建设,东山火石盆等6个传统火腿庄园建成运营,多点示范的辐射带动效应日益显现。

产业基础更加坚实 

2023年,宣威市粮食总产量、生猪出栏量、肉类总产量稳居云南省县级第一。收购烟叶66.1万担,实现产值11.6亿元,收购数量位列全国县级第二。

宣威市制定15个火腿行业标准,“宣字”牌火腿通过中华老字号复核,“宣威火腿地理标志助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入选全国地理标志助推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宣威火腿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7%。8家企业获评“绿色云品”,14个农产品入选全国特质农产品名录,东山镇法着村肉牛养殖入选农业农村部“一村一品”。

该市盘活园区低效用地1194亩,实施基础设施提升项目6个,建成全国最大的火腿产业园,入驻规模以上精深加工企业16户,火腿博览馆建成开馆,累计接待参观人数1.1万人次。

“5个百亿级”产业总产值达530亿元,相关重大项目加快推进,打造东部产业转移聚集区迈出坚实步伐。

全市行政村物流网点覆盖率达75%,电子商务交易额18.4亿元,增长15.2%。积极融入“清凉曲靖避暑天堂”旅游布局,着力打造“旅游+”新业态,成功举办火腿美食文化旅游节,尼珠河大峡谷创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东山芙蓉、杨柳可渡入选2023年云南最美乡愁旅游地。全年接待游客78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7亿元,增长55.5%。

宣威普立采云官寨乡村振兴先导工程。

宣威普立采云官寨乡村振兴先导工程。

发展动能加速蓄积

2023年,宣威市政务服务网上可办事项达1206项,“一网通办”“一网统管”更加协同高效。扎实推进16项改革试点,11项改革典型入选国家和省级优秀案例,42项改革工作获国家和省级表扬。客货邮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入选“中国改革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省内首家县级海关工作站挂牌成立。备案登记进出口外贸企业达36家,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1225.5万美元,完成率达136%,实际利用外资773万美元,增长21%。成立企业服务中心,为企业退减缓税15.65亿元,新增规上企业43户,净增市场主体3.16万户,3家企业进入云南省非公企业100强。

2023年,宣威市累计签约项目234个、落地项目144个,省外产业招商到位资金155亿元。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3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户,“宣威火腿及生猪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被确定为国家重点研究计划课题,“乡村振兴科技创新市和创新村”获省级立项实施。

图为宣威市东河生态走廊。

图为宣威市东河生态走廊。

城乡品质显著提升

2023年,宣威市加快完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宣富、宣会高速进入主线施工。

该市建成通乡三级公路55公里、生命安全防护工程290公里,改造危桥17座,3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400公里。浦山、横山输变电工程建成投用,热水光伏和文兴、西泽风电项目新增装机容量71.3万千瓦。偏桥、迤谷中型灌区项目建成投用,大型灌区项目通过水利部审查,投入2.6亿元启动城区应急供水项目,有力保障城区居民用水安全。

城市更新步伐明显加快。东河生态走廊惊艳亮相,西河城市公园等33个项目加快扫尾。绿美城市建设取得新突破,新增公园绿地面积43万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3.4平方米。

提质改造市政道路23条,新建城市道路6.2公里。第二、第三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行,城市污水收集处理率达40%,增长12%。198套保障性租赁住房、66个老旧小区和7918户城镇棚户区改造有序实施。

2023年,完成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332个行政村、3943个自然村村庄规划编制,划定城镇开发边界57.6平方公里,处置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6673亩。

强化城市综合治理,拆除“两违”建筑6000余平方米,城市道路机扫率达89%。国家卫生城市创建顺利通过省级现场评审,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巩固提升,健康县城建设深入推进。

图为宣威市西宁第五小学。

图为宣威市西宁第五小学。

“真金白银”回应民生关切

2023年,宣威市筹集教育发展基金3034万元,实施项目91个,新增学位6014个。

集团化办学有力落实,学前教育普惠率达92.6%,宣威市六中一本率突破90%。体教融合成效明显,靖外明德小学女足荣获2023首届追风联赛全国总冠军。

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改革,医疗集团顺利组建。宣威市中医院门诊综合楼建成开诊,心血管内科冠脉介入急诊技术实现零的突破,市直医院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乡镇卫生院等级医院创建取得实质性进展。

2023年,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8亿元,转移就业57万人,“云腿秘匠”劳务品牌就业带动力持续增强。发放困难群体救助金4.9亿元,城乡低保、居民养老保险应保尽保,民生保障网进一步织密织牢。(高瑞、浦友文、王吉恩、周政 文/图)

来源:宣威市委宣传部

(责编:徐前、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