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要闻

在“中国咖啡之都”寻味咖啡

程浩、蔡树菁、尹馨
2024年01月11日16:56 |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小字号

咖啡是全球最受欢迎的饮品之一,近年来,中国的咖啡产业链、供应链逐步完善,咖啡消费市场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咖啡消费市场。

云南是中国最大的咖啡种植区,面积达127万亩,生豆产量11.4万吨以上,综合产值418亿元以上,种植面积、产量均占全国的98%以上。普洱,则是中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品质最优的咖啡主产区和咖啡贸易的主要集散地,被誉为“中国咖啡之都”。2023年产季,普洱市咖啡种植面积67.9万亩,产量5.13万吨,综合产值63亿元,咖农人数25.67万人。

【图1】1月5日至7日在普洱举办的咖博会。-普洱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1月5日至7日在普洱举办的咖博会。普洱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中国咖啡,全球共享;普洱咖啡,香溢世界。”“好咖啡豆能否唾手可得?”“谁在这里喝咖啡?”……1月5日至7日举办的中国(普洱)国际咖啡博览会在普洱市举办,人民网记者来到这座“左手咖啡右手茶”的边地城市,探寻贴近产区的地方,在咖啡豆之后的消费端,都有哪些“横截面”。

老街咖啡馆,城市烟火气

偶然闯入思茅老街戴家巷,路经一栋古朴的小院时停下脚步。就这样,记者与“一草巷子”咖啡馆不期而遇。

走进店里,桌椅家具散发着古旧气息,看似随意实则有心的陈设布置,让人恍然游走在记忆里某个熟悉的时空。中间一方不大不小的院子,墙角遍植的花木长得葱郁,参差地伸展着,是很多人理想中自家花园的模样。

正欣赏着小院景色,咖啡馆主理人杨帆从里屋走了出来。他说,2013年从普洱学院毕业后便留在普洱和朋友合伙做花卉生意,2021年盘下这栋百年老屋开起咖啡馆。

【图2】位于思茅老街的咖啡馆。-人民网记者-程浩摄

位于思茅老街的咖啡馆。人民网记者 程浩摄

“小院子大世界”“让百年老屋重放光芒”是杨帆和合伙人对“一草巷子”咖啡馆的定位。“我们想打造一个‘精品咖啡+文旅’品牌,找寻生活的更多美好可能。”他说。

要打造品牌,原料很重要。“我们的咖啡豆来自本地,普洱咖啡的品质和味道,应该被更多的人知道。”扎根普洱10余年,已是半个普洱人的杨帆说。

“一草巷子”咖啡馆还是思茅区挂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之一,每月会开展主题宣讲及非遗体验等实践活动,还会不定期组织读书会、分享会。“我们想以咖啡为媒,用小院子联结起大世界,成为创业青年的思想交流碰撞之所。”杨帆说。此时正值下午,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光影里的游客品着咖啡,晒着暖阳,温暖而闲悠。

与“一草巷子”几墙之隔的多嚞咖啡馆,是一家任谁走过都要多看两眼的“宝藏咖啡店”。主理人程健名字听起来像男性,实则是一位穿着入时的优雅女性。2021年,觉得上班压力大,想寻找自由的她在思茅老街租了间老屋开起咖啡馆。程健希望来店里的客人都吉祥如意,且越吉祥越好,于是将咖啡馆起名为“多嚞咖啡馆”。

多嚞咖啡馆虽小,但咖啡品质可以保证。程健说,自家咖啡馆的原料来自普洱市孟连县勐马镇帕亮村,那里气候得天独厚,是咖啡生长的“福地”。

为更好地传播普洱咖啡文化,程健正尝试通过直播的方式向外界普及普洱咖啡。“想通过直播让更多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能够了解云南咖啡,了解普洱咖啡,爱上远山树林的味道。”她说。

冬日午后,多嚞咖啡馆生意正好,游客们三俩对坐,咖啡、甜点作伴,聊天的絮语里,不时发出欢快的笑声。

市井长巷,聚拢是烟火,摊开是人间。在思茅人深爱的老街,像多嚞和一草巷子这样开在老屋的咖啡馆还有不少,这里不仅有城市文脉的传承,更有年轻人的满满情怀,大家在思想的碰撞中,让普洱咖啡文化慢慢在这座小城沉淀。

幸也咖啡为新年推出的新品“一炮双响”。-人民网记者-蔡树菁摄

幸也咖啡为新年推出的新品“一炮双响”。人民网记者 蔡树菁摄

根植于小城的连锁品牌

元旦假期,普洱本土咖啡连锁品牌幸也精品咖啡(以下简称幸也)推出了新品“一炮双响”,美式和拿铁的碰撞,让一份咖啡豆呈现出两种不同的风味。

在幸也区域经理王娜看来,新品的名称既有新年“一炮而红”的美好寓意,也是品牌想要进一步开拓市场的创新尝试。

从2022年5月品牌成立以来,幸也“反常规”地避开一线城市,专注下沉市场。走的是精品咖啡路线,近90%的门店分布在云南的各个州市,以普洱为中心,辐射昆明、西双版纳、大理等地。

“目前下沉市场咖啡的普及度确实还不够,但这也是优势。”王娜表示,普洱是中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品质最优的咖啡主产区和咖啡贸易的主要集散地,被誉为“中国咖啡之都”,“上午咖啡、下午茶,左手咖啡、右手茶”是这座小城独有的生活方式。

近年来,随着中老铁路的开通,普洱咖啡一路飘香,知名度越来越高。普洱市一批中小企业、咖啡品牌纷纷扩建生产线开展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初步形成“龙头企业引领、中小企业创新攻坚、茶咖农合作社筑基”的茶咖产业市场主体“新雁阵”。

“即便是在四五线的小城市,咖啡文化一旦形成,也能让很多不喝咖啡的人愿意尝试、关注咖啡。”王娜说。充满市井烟火气的咖啡消费氛围,让咖啡文化在普洱生根发芽有了更多的底气和可能。一年多的时间里,幸也已开设和签约的门店达到了80家。

但困难同时存在。生豆市场的低迷、赛道的拥挤、产品同质化等问题是拦在幸也面前的一道道“坎”。

“想要突围,不能一味‘卷价格’,我们更要‘卷豆子’。”在咖啡机隆隆的研磨声中,王娜道出幸也一以贯之的品牌建设理念,“门店坚持使用杯测83分以上的云南精品庄园咖啡豆,把好质量和口感的第一关。其次,则是搭配云南的花、果、茶,突出云南特色。”

比如其招牌产品墨红玫瑰拿铁,让咖啡、鲜奶与玫瑰的浓香完美融合,一上市就得到消费者普遍好评。同时,幸也还在不断推陈出新,根据市场口味调整新品研发,既有满足功能性用户需求的冰美、拿铁,又有名字响亮、好喝又“好玩”的特调、手冲产品。

“幸也的IP形象是一只蜗牛,幸也本身也像只小蜗牛,这代表了幸也人对精品咖啡的坚持,做好每一杯有情绪有态度的咖啡,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向上爬去。”王娜表示。

位于思茅茶马古城的咖啡文创店。-人民网记者-蔡树菁摄

位于思茅茶马古城的咖啡文创店。人民网记者 蔡树菁摄

“普洱咖啡+”,无限可能

在思茅茶马古城里,昕艺咖啡复古绿的门头格外小清新,门口不断有人驻足拍照,人气满满。咖啡豆、即溶咖啡、咖啡零食……这家前庭后院共500多平方米的咖啡文创店里,你几乎可以寻找到咖啡能变成的所有模样。

在思茅的很多咖啡庄园,陈列区摆放着来自昕艺咖啡的生椰拿铁酥、咖啡薄脆饼干、咖啡腰果等小食,方便消费者顺手带上作为伴手礼。几乎每个受访者都会问记者:“昕艺去过了吗?”

品牌主理人施艺昕是个干练的女性,说话直爽又快节奏,经历过中国咖啡发展的3次浪潮,是本地较早一批做精品咖啡的人,曾经做过10年的咖啡比赛评委,现在经营2家门店。

普洱种植咖啡已有130余年历史,但近30年来,市场才走向整体繁荣。作为思茅本地人,施艺昕儿时喝着主流的雀巢速溶咖啡长大。“速溶也是后来才有的概念,我们小时候认为咖啡就该是那个味道。”她爽朗笑着,直到去北京读大学,正逢星巴克、咖世家等现磨咖啡引领的2.0时代,她果断花4000多元去学习专业课程,正式走入咖啡的世界。

“在咖啡上我太舍得花钱了。”2015年在思茅开第一家门店,就是因为施艺昕买了太多咖啡器具,家里实在堆放不下,但以分享为目的,倒也积累了不少稳定客源。

施艺昕坚信,“不用‘教育客人’,舌头就能品尝出来。”她选择咖啡豆的标准极为挑剔,有把每一杯咖啡做好的劲头,又凭着一股子“傻气”跑完当时全国几乎所有咖啡相关的展会,恰好赶上近年来中国精品咖啡的浪潮,昕艺咖啡的发展显得顺理成章。

尽管门店已有500多平方米,但“分享”的感觉在昕艺还是很浓烈。在饮品区,像大学教室课桌一样硕大的吧台上,手冲咖啡器具、意式咖啡机、各式杯子、陈列的咖啡豆等一字排开,咖啡师和客人、客人和客人之间都能无遮挡地看见对方,热烈讨论咖啡相关的一切。

而伴手礼区,则传达出“昕艺咖啡,普洱心意”的主旨。近50种咖啡产品来自30多个咖啡庄园,文创元素加入让咖啡跳脱出饮品本身,“普洱咖啡+昕艺+”组合出任意可能。喜欢喝咖啡的客人,从各式咖啡豆到各类包装咖啡,能挑到眼花缭乱;不喜欢喝咖啡的客人,也难免被咖啡零食、咖啡周边所吸引。

随着普洱咖啡越来越有名气,目前,在产区普洱有咖啡馆257家,其中166家在思茅区。施艺昕却没感到压力,“从业者你追我赶,咖啡店的品质才会提高,有利于共同维护好普洱咖啡的口碑。”还有那些像施艺昕一样 “追风”的人,正在探索更多的“普洱咖啡+”,走出云南省,寻找渠道上的更多可能。

思茅是历史上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在精品咖啡浪潮下,逐渐兴起“左手咖啡右手茶”的生活方式。从强调手冲咖啡里普洱不同产区咖啡豆中不同的果酸味,到创意特调里加入普洱茶、牛油果元素,甚至产出有茶感的咖啡,一粒粒咖啡豆在生长过程中会刻上这座城市的“基因”。或更如施艺昕所言,“一山有一味,咖啡只是来得晚,但本就属于这片土地。”

(责编:徐前、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