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要闻

中国咖啡 全球共享

云海边的咖啡庄园

人民网记者 程浩
2024年01月10日08:49 |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小字号

在日前举办的中国(普洱)国际咖啡博览会上,云南省普洱市孟连县的9家企业和合作社作为孟连咖啡的代表,参加了此次咖博会,孟连洪安联斯达咖啡农业专业合作社就是其一。

“通过这次咖博会,见到了很多老朋友,结交了很多新客户,越来越多人认可了孟连咖啡,给了我们发展的信心。”合作社负责人、40岁的叶青说。

从庄园可欣赏茫茫云海。人民网记者 程浩摄

从庄园可欣赏茫茫云海。人民网记者 程浩摄

作为全国小粒咖啡重点产业基地县之一,孟连咖啡种植历史悠久,1958年开始试种咖啡,1988年起走上了产业化、规模化、生态化种植之路。目前,全县咖啡种植面积11.06万亩,带动6万余人增收致富,户均年增收2万余元。

叶青与咖啡建立缘分的时间要晚些,在2011年前后。

2009年,在孟连县娜允镇洪安村,叶青丈夫的表哥从她家借了三十多万元,共投资八九十万元,发动农户种植咖啡,打算将村子的咖啡产业发展起来。

可两千多亩的树苗刚栽下去没两年,因为资金问题,表哥坚持不下去,欲转手咖啡基地。他想到了叶青。

彼时,做木材生意的叶青手头确实有些积蓄,2011年,她接手了咖啡基地。

叶青正在冲泡咖啡。人民网记者-程浩摄

叶青正在冲泡咖啡。人民网记者 程浩摄

“刚接手那两年,咖啡行业行情不好,鲜果一公斤只能卖一块多,收购进来很难卖出去。好不容易卖出去,又很难收到钱。”叶青回忆当年的窘境时说。

因为很难从客商手里收到钱,叶青没法给咖农交代。不少咖农看不到效益,想把刚栽了没几年的咖啡树砍了,有些咖农还把合作社提供的化肥施到甘蔗地里。

叶青试过各种各样的“精神刺激法”劝说咖农,比如“市场肯定会好起来的”“大家不要灰心”等等,可这些对要养家糊口的庄稼人来说用处不大。

“前前后后投了一百五六十万元,可就是看不到希望。怎么办?”叶青不想放弃,最难时,她借高利贷支付咖农的鲜果款。

与此同时,北京、上海、广东……叶青到处开拓市场,并适时更新咖啡品种、更换加工设备。慢慢地,合作社产的咖啡得到一些采购商认同。

2019年前后,咖啡市场行情好转,孟连县党委政府抓住机遇,发挥好产区优势,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加快咖啡产业发展。叶青看到希望,在党委政府帮扶下,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向外推介自家咖啡。

“有一年,我和同行去北京参加一场展销会,目的是宣传孟连咖啡。我们二十几个人租了套两室一厅的房子,大伙白天在展销会上卖力推介,晚上在房间练民族舞蹈,想以此吸引客流,累了就打地铺。有邻居觉得吵还报了警,可把我们吓了一跳。”回忆起当时的苦日子,叶青难为情地说。

生活就像天上变幻着的云彩,永远不会是一个样儿,可不管咋样,阳光总会穿透云彩洒向大地。在党委政府引导下,在叶青和社员们努力下,这几年,合作社慢慢起势,社员们的收入慢慢有了保证。

坐在咖啡屋便能欣赏茫茫云海。人民网记者 程浩摄

坐在咖啡屋便能欣赏茫茫云海。人民网记者 程浩摄

“合作社有社员287户1500人,去年销售咖啡生豆两百多吨,售价每公斤从38元到72元不等,主要销往上海、北京、广州、福建等地,销售额一千三百多万元,社员户均增收两万多元。”叶青说,有一户咖农种了三十多亩咖啡,去年收入十一万多元。

市场好转后,叶青没有停滞不前,她和社员们抓紧时机,对咖啡地进行提升改造,提高鲜果质量,提升咖啡精品率。

这两年,为持续发展咖啡产业,孟连县提出以咖啡庄园为依托,培育和传播孟连精品咖啡文化,讲好“孟连咖啡”故事,推进“旅游+咖啡”模式发展。根据这一思路,借助沪滇帮扶资金,叶青建咖啡屋、民宿,打造精品咖啡庄园,进而让庄园成为“网红打卡点”。

记者造访叶青打造的咖啡庄园时,遇上不少游客前来打卡,他们三三两两,品着咖啡,晒着暖阳,温暖而闲悠。不远处的山脊和山脊间,似绸缎般柔软的云海铺展到天边,宛如仙境。

(责编:木胜玉、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