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惠服务助力舌尖味道飘香“出圈”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拥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特色“舌尖上的美食”深受游客的欢迎。红河州税务部门立足职责,持续优化纳税服务,落实落细各项税惠政策,助企业减压力增底气,带动更多优秀的特色产品走向各地。
“一条龙”跟进,为特色美食“增味添香”
打造一个品牌、带活一个产业。在屏边县玉屏镇阿季伍村的一家食品厂生产线上,一屉屉选用野生可食植物漂染而成的苗味五色“花米饭”香飘四溢,工人们穿戴着卫生护具对花米饭进行验选、分拣和包装,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糯香,“花米饭”成为当地食品产业的品牌热词。
当地税务部门紧跟特色食品产业链,健全“一户式”服务机制和“远程辅导+专人运维”的服务模式,从源头原料的种植,到中游食品加工生产,再到下游包装销售,认真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精准服务行业发展。
“税务服务贴心,增强了我们做大的信心。”这是屏边县某食品厂法定代表人沈剑梅对税务服务最大的感受。据沈剑梅介绍,当地税务部门定期上门服务,“一对一”为公司“开小灶”,帮助公司解决发票开具等涉税难题10余项,累计享受税费福利近4.6万元。
“有了这些税费红利,我们准备扩大生产规模,拓展‘云消费’,把屏边花米饭这块‘金字招牌’擦得更亮。”谈及企业发展规划时沈剑梅表示。
“一站式”服务,为优质农产品“插上翅膀”
在绿春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展厅内,玛玉茶、梯田红米、绿春红米线、野生蜂蜜等独具县域特色的优质农特产品琳琅满目。据了解,服务中心采取“电商+企业+农户”经营模式,农副产品电商产品库共有100余款农产品,为本土企业农特产品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
当地税务部门组建“绿税帮帮团”服务团队,不仅在政策宣传落实上下足功夫,更是做足配套服务,自助办税、发票邮寄、远程帮办等服务充分满足了电商涉税需求,“纳税e贷”、大数据牵线等举措有效破解资金难题,“落实政策+精准服务”的双管齐下,有效提高了对涉农企业的数字化帮扶效益。
“今年我们的本土公共品牌连续在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交易会、中国农民丰收节之彩云电商播客竞赛、绿春哈尼长街古宴上亮相,受到青睐。开拓市场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但税务部门的全方位服务,让我们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便利和红利。”绿春县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田仁飞介绍,在税务工作人员辅导下,2023年,该公司享受税费减免优惠近5万元。
“一揽子”税惠,为企业创新注入“活水”
在第134届广交会(第三期)上,某辣木产业有限公司携辣木植物饮料和有机辣木籽等主打产品亮相,展位呈现出热闹的景象。
企业的生命力来源于持续研发和创新。据公司法定代表人熊莉娟介绍,公司深耕辣木产业,加强科技研发创新,以基地种植的高活性有机辣木为原料,创新研究辣木产业衍生产品,力求打造具有干热河谷特色的“高新特精”产品。2022年,该公司入选云南省“绿色云品”品牌目录。
辣木产业向好发展的背后,也有税务部门的深耕细作。当地税务部门“线上+线下”联动发力,做到“政策找人、税惠上门”,主动为企业讲解政策适用条件、申报操作方法,辅导纳税人做好纳税申报,确保政策红利应享尽享。
“今年以来,在税务部门的暖心关怀下,我们享受减免税额近2万元,研发费用加计扣除18万余元,为我们持续创新研发添足了底气。”熊莉娟说道。(王慧)
来源:红河州税务局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