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

吕忠:“忠”诚于事 “匠”成于心

2023年11月28日08:46 |
小字号

从学徒工成长为精于烟机设备维修的行业高级技师、国家级技术能手,从云南省劳动模范晋级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誉得主,曲靖卷烟厂卷包车间高级维修师吕忠38年初心不改、精工磨砺,走出了一条平凡而坚定的匠心之路。

1985年,17岁的吕忠进入曲靖卷烟厂工作。凭着勤于钻研的闯劲和踏实肯干的韧劲,短短几年时间,他就从一个普通操作工进阶为当时工厂最年轻的修理工。对维修岗位的珍视与热爱,让他在工作中充满了动力。

设备的运行状况、机台的各项指标都是吕忠关注的重点。 王纯摄

设备的运行状况、机台的各项指标都是吕忠关注的重点。 王纯摄

“要有真本事,得下苦功夫”。每当有新设备引进,他都会想方设法找来各种版本的说明书仔细研读。最初,中文版本的说明书很少,大家只能轮着看,吕忠干脆把说明书带回了家,边抄边看。“书看了、抄了,也不能全记住,碰到什么故障,非要操作一次或很多次才行。而且说明书教给修理工的,只是规范性的操作步骤,实际操作往往更加复杂,很多问题书上也没有。”

吕忠比对着设备上的一个个部件耐心琢磨,再把遇到的问题分门别类记录下来并在设备上逐一摸索破解。如今,车间在用卷接主力机型的零部件位置,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他早已烂熟于心。“我师父曾经告诉我一句话,工人,就要用技术水平说话。作为修理工,把设备结构和原理弄明白、研究透是最起码的工作要求。”

如是坚持,吕忠的维修技艺不断提高。他也不断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取得实实在在的业绩:累计完成设备中修120台次,轮保、项修500余台次。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2016年,吕忠在中国技能大赛、第十四届全国烟草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一举夺得PASSIM7000机型第一名。

出众的技艺背后,装满了沉甸甸的匠心故事。2017年7月,一产品落地该厂生产,就在吕忠及其团队力克种种困难,即将完成设备调试任务的关键时刻,一个意料之外的难题让筹备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原来,新设备在调试阶段反复出现问题,造成产品质量无法满足工艺标准要求。

“拦路虎”就在眼前,吕忠不但没有丝毫退缩,反而激起了更强的斗志。他找来相关图纸、资料,与攻关小组成员反复研究,组织大家从问题相关的各个零部件展开排查,反复试验多次,但收效甚微。

经过上百次的反复试验,终于找到了适合新品规格的最佳参数,设备调试工作顺利完成,新品生产如期进行。

在吕忠看来,维修工作的意义就在于不断解决设备的运行难题。

专注于每一个细节、处理好每一项工作,是吕忠一直秉承并坚持的工作常态。王纯摄

专注于每一个细节、处理好每一项工作,是吕忠一直秉承并坚持的工作常态。王纯摄

2017年底,为了不断扩大产能,按照需要,两台套POROTS-M5设备需要搬迁调试。面对国外专家近200万元的“漫天要价”和一个多月的漫长周期,工厂当机立断将这项重任交给吕忠及其团队。

超高速设备的整体搬迁,根本没有经验可借鉴。吕忠带领团队成员从查阅资料开始,经过大量的问题分析和图纸制作,拟定了详细的搬迁方案,为即将到来的设备搬迁工作做足了准备。

2018年伊始,吕忠团队仅仅用了8天时间,就优质高效地完成了第一台套设备的搬迁调试任务,保障了设备的稳定运行,创造了又一项纪录。

这些年,吕忠先后获得多项荣誉,但他首先想到的是要像自己的师父一样,将团队的光荣作风传承下去。

“我的师父金光明是曲靖卷烟厂工人终身成就奖的第一位获得者,一生痴迷技术,是我心中真正的工匠。”在吕忠的成长过程中,师父金光明对他影响颇深。

“师父会通过示范榜样传递给你一些方法与习惯,这比现成的知识更重要。”带着这样的思考,吕忠借助“传帮带”“晨会夕会”以及“吕忠劳模创新工作室”等平台,他将自己多年总结的操作技能和维修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年轻职工和班组同事,让他们快速上手不走弯路。

“是企业推着我一步步走到今天,我要将这种推动力传递给更多年轻人,让大家一起大步往前走。”

面向未来,探索不止。如今,作为技能大师,吕忠仍然以一名普通修理工“自居”。在他看来,唯有做求索路上踏实的“行者”,忠于事、匠于心、笃于行,才能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路上走得更快、更远。(沈智祥)

来源:红云红河集团

(责编:木胜玉、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