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云台|云南临沧这个团队,有说傣语和佤语的“吴京”
夜色降临,云南省临沧市双江县景亢村的广场上架设起投影幕布,吃过饭的村民们陆陆续续来到广场,不一会儿,现场就被来看电影的村民围得水泄不通。
8点,电影《战狼》准时播放。村民中有些年纪大的老人听不太懂普通话,却看得津津有味,因为电影台词都被翻译成了傣语。
“跟在电影院里看电影一样,片子里的吴京是用傣语配的音,但还是那个味道!”村民俸华英说道。
傣语版《战狼》,由临沧市少数民族语影视译制中心配音译制。中心1979年成立,设有佤语、傣语两个专业语组,目前共有工作人员26名。40多年来,该中心共组织放映少数民族语影片46726场,观众达700多万人次,打通了优秀文艺作品通往民族地区的语言障碍,广受少数民族群众追捧。
译制中心退休职工田光明是中心的第一批配音演员,他回忆,早些年少数民族村寨的群众普通话水平普遍偏低,有时候下乡放映电影,听不懂普通话的老人们看不懂剧情,但看到周围的人在笑,他们也跟着笑,让人觉得很心酸。
电影是滋润群众文化生活的一种重要渠道,让少数民族村寨的乡亲们看懂电影、看好电影,成为配音演员们奋斗的目标。译制中心成立之初,只有一个不到20平方米的录音棚,用老式胶片涂磁录音,设备简单,噪音、漏词等问题经常发生。虽然条件简陋,但配音员们依然动力十足。翻译、配音、后期、审片、修改……配一部120分钟的电影,常常需要团队成员花费至少两周的时间。
翻译讲究“信达雅”,但在佤语译制室主任田翠翠看来,给少数民族群众译制电影,信、达很重要,却未必一定要雅。
在译制电影《红海行动》的经典台词“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时,译制团队将其翻译成“真正的汉子家,为了国家不怕流血更不怕牺牲”,将诗句译成直白的话,许多村寨的老人一听就懂。
“剧本翻译要有味,配音要有神。”田翠翠认为,电影台词既要忠实于原意,还要考虑到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差异,让群众能有切身的感受,将生动的民族语言融入电影的每个角色之中。
译制电影不但要翻译准确,还需要配音演员的情感投入,让配音符合电影角色所处的环境。译制电影《金刚川》时,有的配音演员眼含热泪,配音完成后依然久久不能平静。
译制电影的过程虽然辛苦,却也充满乐趣。“有的演员音色适合配音刘德华,我们就叫他们‘佤族刘德华’。为了让村民们更好地接受影片,会给电影里的明星起‘佤名’,比如刘德华叫岩门,古天乐叫尼嘎。”田翠翠笑着说。
随着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译制中心的设备也更新换代。近年来,除了译制电影,译制中心也承担着各类基层宣讲的任务,宣讲中央精神和大政方针,宣传森林防火、就业技能培训等和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知识。
“中心主动拥抱媒体融合发展趋势,开通了官方抖音号、视频号,少数民族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译制什么。丰富老百姓的文化生活,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故事。”临沧市少数民族语影视译制中心主任李华杉说。
文字:叶传增 俸琛
图片、视频来源:临沧融媒体新闻社
视频编辑:刘怡 张聆聆 陈远杰 王龙
策划:叶传增
统筹:朱思雄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热门排行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