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州市

云南弥渡:以工代赈稳就业促发展

2023年11月18日10:19 |
小字号

近年来,云南省大理州弥渡县实施以工代赈项目,发展现代农业,推进乡村振兴,让广大群众就近就业增收。 

广泛发动,促进群众就业增收

在实施以工代赈项目中,弥渡县提前摸底项目区劳动力,结合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开展项目区劳动力技能培训,解决劳动力不足、技能不高的问题。同时,项目实施单位积极组织当地群众参加工程建设,督促施工单位与贫困群众签订有偿劳动合同并及时发放报酬。强化项目公示、项目管理、项目验收等环节监督,按时足额发放劳务报酬,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白邑村公路建设。弥渡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白邑村公路建设。弥渡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弥渡县苴力镇白邑村委会地处山区,山高箐深,交通不便,干旱缺水。在白邑村委会以工代赈项目建设工地上,工人来回穿梭,正在硬化道路,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施工景象。

“以前,我东奔西跑,到很远的地方打工挣钱。”在施工现场,白邑村民彭师搬运材料、架设模板,笑眯眯地说,“现在,我在‘家门口’修路,每个月工资有五六千元,增加了家庭收入。”

白邑村委会今年实施以工代赈项目,硬化机耕路3.5公里,新建灌溉管网3.9公里、提升泵站4座、蓄水池2座、沟渠3.5公里,吹响了乡村振兴的号角。

白邑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段春福满怀希望地说:“通过实施提水工程、灌渠工程,将增加耕地的灌溉用水,缓解了农业生产用水困难,提高了红花、贡菜、青蚕豆等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白邑村公路建设。弥渡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白邑村公路建设。弥渡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加强监管,确保项目工程质量

弥渡县严格把握工程质量,会同项目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到工地督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提高工程质量,发挥以工代赈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初冬时节,走进弥渡县红岩镇赤水村委会,绿油油的田野生机勃勃,宽阔平坦的柏油公路纵横交错,公路两旁的绿化带内绿树成荫、鲜花盛开。

赤水村委会安乐村公路。弥渡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赤水村委会安乐村公路。弥渡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赤水村委会实施以工代赈项目,投入中央财政衔接乡村振兴补助资金395万元,整合各类资金30万元,向80名农民发放劳务报酬90万元,修建总长3.6公里的3条柏油公路,配套硬化道路沟渠4公里,硬化海塘堤岸一百多米,海塘清淤1.31万立方米,建成4000亩蔬菜生产基地。

“以工代赈项目竣工后,赤水村委会实现规模化生产、机械化作业,减少了生产成本,蔬菜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群众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红岩镇副镇长赵勇刚介绍。

“过去,村里的道路狭窄、坑坑洼洼,十分难行。”赤水村委会安乐村村民李芹兰在田间喷药,防治大蒜病虫害,目睹了公路的变迁,“党的政策太好了,现在村里修建了柏油公路,出行更方便,运输蔬菜更快了。”

赤水村委会安乐村公路。弥渡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赤水村委会安乐村公路。弥渡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超前谋划,做好项目前期工作

弥渡县超前谋划,抓好项目规划和储备。加强发展改革、乡村振兴、财政、审计等部门协作,做好项目前期工作,进行项目论证,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年度以工代赈计划,提交以工代赈领导小组讨论通过,县政府领导审定后,按程序报送上级主管部门,对项目前期工作不到位的,一律不纳入年度计划上报。

“十四五”期间,弥渡县实施德苴乡2021年以工代赈示范工程项目、红岩镇2023年赤水村委会以工代赈项目、苴力镇2023年以工代赈示范工程项目、德苴乡依土地村2023年以工代赈示范工程项目等4个以工代赈项目,总投资2514万元。其中,争取到中央资金2382万元,整合各类资金132万元,吸纳劳动力400多人,发放劳务报酬700多万元,改善交通、水利设施,增加农产品供给,夯实了现代农业发展基础。

“2024年,弥渡县将广泛征求各方意见,深入开展基层调研,细化实化工作举措,强化动态跟踪调度,压实各方责任,大力实施以工代赈项目,突出赈济作用,推动产业发展,促进群众就业增收。”弥渡县发展改革局党组书记、局长石海华介绍。(杨宋、李加勇、鞠强)

来源:弥渡县融媒体中心

(责编:木胜玉、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