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州市

云南威信:鲜笋出深山 竹林变“金山”

2023年10月10日14:57 |
小字号

金秋时节,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的方竹笋进入采收高峰期,宁静的大山变得热闹起来。

10月8日一大早,在平均海拔1500米的威信县麟凤镇斑鸠村大汉寨方竹产业县级示范培训基地,3800余亩连片方竹林郁郁葱葱,只见笋农们背上背篓、斜挎袋子、戴着手套、手拿小刀,穿梭在竹林间。

10月8日,笋农背着背篓采摘方竹笋.

笋农背着背篓采摘方竹笋。

看到合适的竹笋,笋农们就熟练地抓住竹笋中部轻轻摇晃,一声脆响后,便掰出了一株株鲜嫩的竹笋。为保证脆嫩的口感,掰下竹笋后,笋农们便左手掌笋,右手持刀,薄薄地剃上一层后,再用手指一卷尖端的笋皮,反方向转上几圈,用力一提,一根根白白净净的笋子就剥好了,不一会儿,方竹笋就装满了背篓。

在大汉寨方竹基地的另一端,威信县林业和草原局的工作人员正在对方竹笋和土壤进行取样,在分别封装后再实地上传数据至相关部门。

看着成片的方竹林,威信县林业和草原局高级工程师陈懋宽介绍:“这次我们主要是来采笋和采土样,寄到省林科院进行土壤化验和竹笋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为下一步农产品安全追溯提供可靠的依据。”

10月8日,威信县麟凤镇大汉寨方竹基地3800余亩连片方竹林郁郁葱葱

威信县麟凤镇大汉寨方竹基地3800余亩连片方竹林郁郁葱葱。

据介绍,目前威信县竹林资源56.2万亩,方竹产业面积38万余亩,作为全县“1+N”高原特色主导产业,这几年,麟凤镇斑鸠村大汉寨村民小组采用“党支部+合作社+村集体+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进行方竹种植和竹笋销售,大力发展方竹产业,使之成为村民们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

在大汉寨方竹基地,每天有56名村民通过采笋灵活就业,每人每天的平均收益近300元。合作社负责人王兴江说:“合作社成立于2016年,从去年开始进入初产期,去年的产值达到了108万元,今年预计产值接近200万元,产量预计180吨至200吨,基地的目标就是实现山川绿美、群众增收。”

10月8日,大汉寨方竹基地破土而出的竹笋

破土而出的竹笋。

近年来,威信县建立健全以“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让方竹产业成为绿色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陈懋宽介绍,威信县把方竹产业的发展和各个环节的工作纳入了县内三级林长制的考核范围,把方竹产业作为老百姓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姜航、徐红 文/图)

来源:威信县融媒体中心

(责编:徐前、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