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要闻

聚焦长江文明 推动文化传承

2023年09月14日08:12 | 来源:云南日报
小字号

从青藏高原奔腾而来的金沙江,在丽江石鼓镇北折向东转身,转成美丽的长江第一湾。 供图

古堡下慈祥的老人。 张多钧 摄

生活在长江源头区域的藏野驴。赵书彬 摄

三星堆博物馆新馆。 四川日报供图

饰虎铜釜正面图。 供图

三峡之巅 何川 摄

石家河出土的玉团凤

琵琶亭灯光秀 江西日报记者 梁振堂 摄

凌家滩玉鹰 安徽日报记者 徐旻昊 摄

渡江第一船 供图

河姆渡猪纹陶钵

崇明岛上,戏水的黑脸琵琶鹭。 郭松 摄

一部长江文化史,就是半部中华文明史。它印证了中华文明的灿烂辉煌,承载了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熔铸了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

近日,重庆日报、青海日报、西藏日报、贵州日报、云南日报、四川日报、湖南日报、湖北日报、江西日报、安徽日报、浙江日报、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长江流域省区市的党媒党端,联合推出“我从长江走来”大型全媒体报道,一起回溯来处、讲述传承、探究明天,向世界呈现绚烂多彩的长江文明。

云南

金沙水拍云崖暖

印面呈正方形,上有四个标准的汉篆“滇王之印”,印的背上盘绕着一条蛇,蛇身盘旋,蛇头高昂,回首逼视,两眼熠熠放光……1955年至1960年,考古工作者在云南省昆明市滇池东南岸的晋宁县上蒜镇石寨村石寨山进行了4次发掘,第二次发掘出土的金质“滇王之印”,确证了古滇国的存在。从此,沉埋了2000多年的古滇王国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石寨山是东南亚和世界文明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一处青铜文化遗存,这里出土的青铜器代表了云南和东南亚青铜文化发展的高峰。

近年来,云南站位服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大局,积极推进文化强省建设,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擦亮民族特色文化,如今,畅游云岭大地,但见千年文脉延绵不断,城乡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正所谓风景处处有,文明处处见。

在这里,可以探寻中国历史的起点。

金沙江属于长江干流,位于金沙江流域的元谋县,因“元谋人”化石的发现声名远扬。1965年,我国地质工作者钱方在元谋县上那蚌地区,首次发现了两颗原始人类牙齿化石,后鉴定是一名成年男性的左、右上中门齿。经古地磁测定,“元谋人”距今170万±10万年,是中国境内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直立人代表。

大理白族自治州博物馆展厅里陈列着的宾川白羊村遗址出土的一小坨碳化谷物和两块石凿,见证着长江上游金沙江流域人类文明史的源远流长。白羊村遗址位于宾川县金牛镇白羊村西桑园河东岸,是长江上游云南境内新石器时代保存较为丰富,为数不多的重要遗址之一。经碳十四测定,为公元前2050±105年(树轮校正年代为公元前2165±105年)遗址。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碳化稻谷,在云南稻作起源和原始农业研究,以及亚洲栽培稻起源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认识和了解4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长江上游地区金沙江流域古人类的农业生产、文化发展以及民族情况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在这里,尽情书写着文化传承发展大文章。

迪庆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独特的高原自然景观吸引了全国各地游客。地处三江并流的核心区巴拉格宗,峡谷山路蜿蜒而上,岗曲河水奔腾而下,一条58公里的“天路”,让民族文化得到了更好的保护。

巴拉格宗景区创建以来,始终致力于保护、弘扬传统文化。景区通过修缮保护、规划建设、项目开发、氛围营造等措施开展传统文化保护工作,激发了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它不仅“火”起来,而且“活”了起来。

“这里的文化是一张照片:清晨晨雾中的松赞林寺,夜晚月光中的独克宗古城。这里的文化是一首歌:热情似火的弦子曲,唱的是爱情;庄重典雅的锅庄曲,唱的是祝福;热闹喜庆的阿尺目刮,跳的是快乐。”迪庆藏族自治州委常委、宣传部长鲁志军说,迪庆的文化更是一出活生生的生活:晨曦照进老房的木窗时,早起劳作的人,挤奶走出牛棚,酥油茶就会热了。晚上月光落在院子里时,深夜未眠的人,讲完流传千年的故事,酥油灯就亮了。

迪庆州充分挖掘民族文化资源优势,不断促进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积极推动文旅融合,持续构建“六位一体”协调发展的特色文化产业格局,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提振精气神。

鹤庆县因在地理位置上濒临金沙江大转弯的峡谷走廊,有着金沙江古渡口的便利,成为南方丝绸之路——蜀身毒道的一部分,自古以来就是白、汉、藏文化交汇地,茶马古道上的文化重镇,物产丰富,手工业繁荣。鹤庆金银铜器的制作历史悠久,早在明代就有文献记载,近现代更是得到了传承推广。2014年,鹤庆银器锻制技艺被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拥有多位国家级、省级传承人。

在这里,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完美融合。

滚滚金沙江,从青藏高原一路向南,在滇西北的丽江受到山地的阻挡,江与山不断碰撞。碰撞中,金沙江连续三次拐弯,在丽江境内形成石鼓湾、玉龙湾和永胜湾,宛如一条飘带。其中,在石鼓镇急转成一个V形大转弯,形成的“万里长江第一湾”最为闻名。

80多年前,红二、六军团先后向西长征。在石鼓镇,1.8万余名红军将士安全渡过金沙江,留下了很多惊心动魄的战斗故事。在镇上的红军长征过丽江纪念馆,还陈列着抢渡金沙江的相片、历史文物和史实资料。

“金沙江温柔的时候像个姑娘,但发起脾气来像头狮子。自从种满了柳树,这25年来,她都对我们很温柔。”石鼓镇武装部部长和朝明说。今年,他又带着周边群众,种下了6000多株杨柳。十年间,他带着村民们在长江第一湾种下了超过10万株杨柳。

不只是石鼓镇,在长江第一湾上下约100公里的丽江9个乡镇,越来越多的村民参与到种植柳树中来。沿岸近100公里已种植树木超过300万株,形成了“杨柳两行绿,水天一色清”的“金沙江柳林”景观。

绥江县位于金沙江下游,地处长江东转之地,为支援向家坝水电站建设,老县城整体搬迁,高峡平湖景观风光旖旎,去年获评第六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近年来,该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深入挖掘金沙江文化资源,以千年渔村景区、金江水上乐园等项目为支撑,重点培育滨江与山地两大产品体系,打造“水上运动天堂·彩云之北绥江”文旅品牌,努力把绥江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生态旅游度假目的地。

共饮一江碧水,共享精神家园。昭通市地处金沙江进入长江的交接地带,大山、大水、大峡谷、大文化并存,长达400多公里的金沙江(昭通段)流经巧家、永善、绥江、水富4个县(市)。近年来,昭通市主动融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深入挖掘整合金沙江流域沿线县(市)的长江文化旅游资源,推进一批文化和旅游重点项目建设,金沙江文化旅游与生态休闲带将成为昭通文旅产业“新名片”。目前,昭通已启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昭通段)建设前期工作,完成1258个文物点信息调查,上报国家层面储备项目12个。(记者 张雪飞 吕瑾 张帆 秦蒙琳 沈迅 见习记者 李兴文)

青海

江源文化起青海

“治多”,藏语译为长江源头,是长江的发源地,治多县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县”的美称。境内的可可西里是青藏高原唯一的世界自然遗产地,也是全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动植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多年来,治多县坚持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高效推进长江源国家文化公园生态文明示范区和长江第一湾国家公园生态展示窗口建设,走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治多县只是长江文明的一个支点。青海地处祖国西陲,是三江源头,多种文化因素在这里交融汇聚,留下了众多辉煌灿烂的文化遗存。

为统筹谋划好青海长江文物保护利用,按照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青海段)建设的有关要求,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编制《长江流域青海段文物资源调查方案》,并联合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组成调查队伍进行调查。

调查发现,青海省作为长江流域源头,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与民族构成造就了独特的源头文化。从距今一万年左右开始,随着早期人类逐渐登上高原,青海省长江流域所在区域广泛分布有早期先民拓殖高原的细石器遗存。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该区域在丝绸之路、唐蕃古道、茶马古道等不同历史背景古道的连通下,形成了独特的多元文化交流的源头文化。

青海长江源地区在接受其他区域所带来文化的同时,也在不断产生着自己的璀璨文化,加速了中华文明的繁荣。其中,以白兰、苏毗、吐蕃等为代表的土著文化,果洛地区的格萨尔文化,海西地区的昆仑文化,都充满了青海本地区的特色,也在历史上大放异彩。

玉树州称多县是康巴母亲河雅砻江源头、扎溪卡游牧文化的发源地、通天河流经的地方。通天河流域孕育了称多县灿烂的“四古”文化——古墓葬、古岩画、藏族古村落、古渡口。2023年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市、区)名单公示,称多县是青海省唯一列入名单的县。至此,称多县拥有13个国家级传统村落。

称多县以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为抓手,推动通天河流域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提档升级,发挥旅游在传播弘扬长江文化方面的独特优势,让长江文化可见、可感、可亲。

此外,玉树州将建设“长江源国家文化公园生态文明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示范区”。该项目位于玉树州称多县境内,与长江(通天河段)相邻,项目建设内容包含三江源头纪念碑区域景观打造、生态文明展览馆以及纪念性建筑等。(青海日报记者 张多钧)

西藏

用心呵护长江源

位于青藏高原腹心区的唐古拉山脉,皓雪长风,孕育着广袤冰川,摩天滴露,润土发祥,亘古而今,乃成长江,不尽滚滚东流。

1978年,经过考察最终确定沱沱河为长江的正源。1978年1月13日,新华社向全世界通告了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科考成果:长江源头在唐古拉山脉主峰格拉丹东雪山西南侧的沱沱河,全长6300余公里。1999年6月5日,“长江源”碑在长江源头的沱沱河畔和姜古迪如冰川脚下落成。2021年10月,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设立,由此开启了长江源保护的历史新篇章。

“长江第一滴水”姜古迪如冰川位于那曲市安多县玛曲乡,居住在姜古迪如冰川脚下的玛曲乡牧民有了新的责任和使命:守护长江源。

党的十八大以来,那曲市扎实做好江河源保护工作:加强江河源管理保护,建立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机制,印发“十三五”“十四五”水资源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等;完成各年度市、县(区)两级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五级河湖长开展线上线下巡河湖;加强江河流域白色垃圾清理;设立江河源河湖长制公示栏,落实水生态岗位;强化河湖监管执法,依法严厉打击各类水事违法行为。目前,那曲市重要江河源头均已列入以国家公园为主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位于那曲市安多县的长江源头区域,早在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生活的痕迹。

1956年,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赵宗溥等于那曲至长江源头沱沱河一带发现打制石器十数件,开启了西藏史前文明科学研究的先河。2005年出版的《青藏铁路西藏段田野考古报告》写道:“这次发现的石器地点中,有不少分布在唐古拉山南北两侧海拔4700米以上的地带,最高的石器点海拔达4900米,这表明青藏高原早期人类的活动足以跨越50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区,也足以证明:雪域先民对高原环境的适应与征服能力在世界各史前民族中都是首屈一指的。”

2023年2至3月,由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西藏民族大学和南京工业大学联合组成的调查队,在那曲、昌都两市开展了西藏自治区长江流域文物资源调查工作,涉及长江源头区域、金沙江上游流域及布曲河等,调查文物点70处,其中新发现文物点10处。

从石器时代古人类5000米海拔的迁徙跨越,到食盐之路、丝绸之路、唐蕃古道、茶马之路的翻山越岭;从西藏文明东向发展到中央王朝对西藏的有效治理;从十八军独立支队和平挺进、举世闻名的青藏公路建设运行,到人类史上的最高铁路穿越世界屋脊,长江源头区域成为连接雪域高原与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北方草原的桥梁纽带和重要管道,不断见证着人们开拓高原的卓越能力,展现着藏北区域的流动联动互动与交往交流交融,激昂着与历史一同奔涌的时代脉搏和建设豪情。(西藏日报记者 赵书彬)

四川

长江文化交融之地

90多年前,在鸭子河畔沉睡三千年的三星堆遗址一醒惊天下,纵目面具、青铜立人、“通天”神树聚焦世界目光……以三星堆为代表的古蜀文明,起源、兴盛于长江流域,是长江文明的一颗璀璨明珠。四川是长江文化形成、融合、发展的起始区域,这里文化资源丰富多样、文明之光灿烂夺目。

长江在四川境内全长1040公里,四川将近97%的面积都属于长江流域。长江既是水运通道,又是经济通道,更是文化通道。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教授李后强介绍,四川境内文化资源富集,在金沙江段流域有藏族文化、彝族文化、游牧文化、高原文化、长征文化;在长江段流域有著名的酒文化、古蜀文化(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以及负有盛名的农耕文化;茶马古道、“三线建设文化”遍及全流域。同时,长江支流——岷江、沱江、嘉陵江流域的名人文化、石刻文化、三国文化等资源也丰富多彩。

四川深刻认识巴蜀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以古蜀文化、三国文化、三苏文化等为重点,推动实施一批重点文化项目,不断推动长江文明四川篇章的大发展大繁荣。

作为“千河之省”,四川拥有大小河流8000多条,治水任务艰巨。四川坚定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持续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不断建立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

2022年1月,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部署启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一年多来,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四川段)建设过程中,四川长江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水平不断提升,文化保护得力,传承弘扬有效。

四川通过组织全省长江流域文物资源调查研究,编制文物保护利用专项规划,强化对蜀文化、巴文化、藏羌彝文化等的研究阐释,完成皮洛、城坝、宝墩、罗家坝等4处考古遗址公园规划编制和皮洛遗址、三星堆遗址、江口沉银遗址等3处遗址考古发掘。同时,联动重庆加快川渝石窟寺国家遗址公园建设,成立川渝石窟保护研究中心、联合实验室和科技创新基地,深入推进安岳石窟、荣县大佛、夹江千佛岩等重点石窟寺保护利用项目。

结合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巴蜀文旅走廊打造等重大战略,四川还积极推动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建设,初步构建起多层次、多维度、多业态的旅游产品体系,丰富了游客体验。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四川正坚定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为守护中华文明摇篮,保护、传承和弘扬好长江文化,不断筑牢上游屏障、扛起上游担当。(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邵明亮)

贵州

依水而生 因水而兴

贵州地处长江、珠江上游地区,全省超六成国土面积属长江流域。境内八大水系中,属长江流域的有牛栏江横江水系、乌江水系、赤水河綦江水系和沅江水系四大水系。

赤水河发源于云南昭通,流经云贵川三省,在四川省合江县汇入长江,自南向北流淌在贵州巍巍群山间。这条河不仅镌刻着川盐入黔的历史,也见证了四渡赤水的英雄战役,更记述了沿岸人民的生活变迁。

赤水河流域两岸险峻,多急流险滩。清乾隆八年,贵州总督张广泗深感川黔物资运输之难,倡导疏通赤水河发展航运。航运的兴起,带动了沿岸经济社会的发展,一个个城镇由此萌发。

记者来到沿河而兴的丙安古镇,这是川盐入黔的重要码头之一,也是昔日赤水河中游出名的大险滩。旧时盐工、船工从川入黔,都将此处选为泊船地,镇上的茶馆内,百贾交会,万商云集,围坐喝茶,谈天论地。

当年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河的历史,仍是今天古镇居民和游客在茶坊里津津乐道的故事。

2021年底,作为五大国家公园战略部署的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正式启动,贵州通过“入圈”长江国家文化公园,让四渡赤水的红色基因得以传承。

与赤水河遥相呼应的乌江,发源于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盐仓镇的香炉山,是贵州最大的河流,水力资源尤为突出。

加强乌江流域梯级水电站开发,一直以来都是贵州打造“西电东送”水上能源基地的重点工作。这些年来,贵州已完成了乌江干流水电梯级开发任务,总装机容量超850万千瓦,是我国十大水电基地之一。

作为长江经济带11个省区市之一,这些年,构建包括航运、高铁、航空等在内的立体交通网络,是贵州积极融入国家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举措。

7月14日,贵州水运第一条集装箱班轮航线——乌江集装箱水运航线正式开通。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韩剑波介绍,2021年乌江复航后,运力已超7万吨,贵州水运运输量已接近100万吨,为推动乌江沿岸经济社会发展,加速贵州融入国家长江经济带注入强大动力。(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弘弢 金秋时)

重庆

江流“巴”声远 峡映“渝”意长

一江碧水,两岸青山。长江在重庆勾画出600多公里的绵延曲线,滋养了光耀夺目的巴渝文明,拉开了以“巫山人”为坐标点的巴渝文化大幕。

三千年江州城,八百年重庆府。积淀了巴渝文化、三峡文化、抗战文化、革命文化、统战文化、移民文化等厚重人文的重庆,正大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扎实推进文化强市建设,让充满活力的新重庆奔腾而来。

“发端于200多万年前‘巫山人’及新石器时期‘巫山大溪文化’,历经先秦巴国、秦时巴郡、汉之江州、隋唐渝州,宋时改恭州为‘重庆府’,重庆得名,元明清相沿,近代以来绵延至今……”著名史学家、重庆史研究会会长周勇教授厘清了巴渝文化的来龙去脉——

巴渝文化是以重庆为中心的四川盆地东部地域文化,其内涵不限于古代巴国、巴族、巴郡的历史文化,还包括了从先秦到明清时期以重庆为中心广大地区的历史文化,是重庆的基础性文化形态。

“巴渝文化是在重庆大地上古往今来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它是融合的、开放的、包容的、发展的。”著名学者、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原馆长王川平作了进一步阐释——

受到长江文化的浇灌,巴渝文化孕育出了璀璨的三峡文化、移民文化,也育化出重庆建市良机和近现代城市文化;抗战爆发,中华民族存亡之际,重庆挺身而出,成为多难之邦的国都,育化出了抗战文化……

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凝聚起三千万巴渝儿女的文化认同,展现出强大生命力。

今年6月16日,重庆市委常委会会议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就奋力谱写新时代文化强市建设新篇章作出部署。

为此,重庆将大力推动文艺繁荣发展,加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努力把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成国际范、中国味、巴蜀韵的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大力发展数字文化产业新业态,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产业融合的文创园区、基地、小镇等文化产业聚集区。围绕博物馆纪念馆建设、遗址遗迹、特色公园、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街区、文化旅游复合廊道等,打造具有长江文化代表性、彰显长江文化价值内涵的重大项目。依托巫山龙骨坡遗址、涪陵小田溪墓群、奉节白帝城遗址等,推动建设长江三峡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使之成为打造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重要标识。

古风与新韵交融、历史与现代相拥的重庆正以前所未有的文化自信,加快建设文化强市和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重庆日报记者 韩毅)

湖北

长江孕育荆楚文化

湖北地处长江中游,是长江干线径流最长的省份。这里是古人类重要发祥地、东方人类的故乡,是农耕文明发源地、长江中游持续千年的文明中心。这里见证了曾国的传奇、楚文化的璀璨夺目。

从距今约200万年的建始人,到约100万年的郧县人,再到约20万年的长阳人、约10万年的黄龙洞人,湖北是我国发现古人类化石遗存最多的地区之一,古人类遗迹的富集和系统性全国仅有、世界罕见。

约5900年至4200年前的荆门屈家岭遗址是长江中游最早发现、极具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大型聚落遗址,显示着屈家岭遗址及屈家岭文化辐射区域制陶、纺织和农耕技术的发达。天门石家河遗址前后持续数千年,其鼎盛时期距今大约5000年到4000年,城的面积最新确认为348.5万平方米。长江中游已发现和确认的史前城址达20余座,绝大多数分布在湖北。石家河古城作为这一区域的中心,已具有都邑性质,使其成为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区域。

在湖北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中有两件是曾国青铜器——曾侯乙编钟和尊盘。曾国在西周早期立国,始封地位于古代一条重要的南北通道——随枣走廊上。随枣走廊正是“金道锡行”的主线路,即古代铜路的南方线路。曾国受命于周王朝,承担着控制、运输、管理南方铜、锡资源的职责,确保其源源不断地经随枣走廊再北上运至周王朝。有学者认为,“金道锡行”为创造辉煌的青铜文明奠定了基础。

北有兵马俑,南有熊家冢。

楚国立国之初,区区方圆五十里,国君爵卑位低。凭着筚路蓝缕的进取精神,数百年后,其疆域囊括半个中国,“地方五千里”,成为屹立世界东方的第一大国。楚人对长江中游地区的统一,为秦统一全国及长江中游完成华夏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熊家冢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内保存完好的楚王陵,气势恢宏的车马阵,精美绝伦的出土文物,令参观荆州熊家冢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游客惊叹不已。楚国贵族墓地出土的“蜻蜓眼”玻璃珠,是中国境内已知年代最早的中西文化交流的信物。东方的楚国与西方发生文化互动,比汉武帝时期张骞“凿空”西域的壮举要早出近四个世纪。

湖北拥有世界文化遗产3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4项、不可移动文物36995处、登记备案博物馆234家、国家历史文化名城5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28个、中国传统村落206个,是构成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湖北段建设主体功能区和基础工程的重要内容。

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专班有关负责人表示,湖北将充分发挥文物资源优势,宽广视野,立足国家重点建设区定位,抢抓历史机遇,坚持系统谋划,统筹全省资源,按照保护优先、强化传承、文化引领、彰显特色原则,全面推进以重点文物保护项目为代表的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湖北段建设。

一处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一座座博物馆,正融入人们生活当中,成为荆楚文化的鲜明标识和展现长江文化、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引领着人们溯到源、找到根、寻到魂。(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晶 海冰 通讯员 吴建刚)

江西

碧水东流九江潮涌

九江是江西省唯一濒临长江的城市,独拥152公里长江岸线。

这152公里长江岸线,是九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江西全省97%的地表水经九江汇入长江,每年注入长江的水量约占长江径流量的七分之一。九江肩负着“一湖清水入江、一江清水东流”的重大使命。

近年来,该市坚决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要求,全面落实长江“十年禁渔”,大力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扎实开展“禁捕退捕”“清河行动”等专项整治,全面启动长江岸线生态修复工程。

在呵护“一江清水东流”的基础上,九江以数字经济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石油化工、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钢铁有色、纺织服装、电子信息六大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浔阳楼、锁江楼、琵琶亭等历史文化遗址修复开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段)一期、二期建设全面完成,多元文化底蕴与特色旅游资源交相辉映;九江货轮上抵重庆、下溯洋山,九江港至上海港“天天班”、至日本大阪港“直航班”相继开通,始发集装箱航线达11条、省内外铁水联运站点开通27个,与中欧班列、中老班列实现无缝对接;2022年,九江港全年完成货物吞吐量1.8亿吨、集装箱吞吐量76.9万标箱,跻身全球50大港口……一组组数据背后,是九江高标准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的信心和决心。

九江是一片红色热土,南昌起义从这里出发,秋收起义第一枪在这里打响,中国工农红军第一面军旗在这里升起,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西线起点在这里开渡……革命先辈在这块红土地上谱写了不朽诗篇,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接过先辈手中的“接力棒”,将诗篇续写成高质量发展的慷慨乐章。

中共江西省委十五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支持九江高标准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打造临港型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区域性航运中心,建设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朝着省委、省政府赋予的目标定位、功能定位、城市定位,九江更加坚定地迈出高标准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的铿锵步伐。(江西日报记者 刘小荣 周亚婧)

安徽

玉出凌家滩

筑“城”修“路”的远古家园,瑰丽惊人的玉器世界……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的凌家滩揭示了五千年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帮助炎黄子孙找到“何以中国”的时代答案。

1998年,凌家滩遗址墓葬发现区域开展了第三次考古发掘,发现了一处人工建造的祭坛遗迹。2013年,发掘找到了凌家滩先民的居住区,还发现了大型红烧土块遗迹。同时,一条起于裕溪河、止于裕溪河,呈现为半圆形的大型人工修筑的壕沟遗迹也被揭露。

2020年,新一轮的考古发掘中,确定了岗地东南角大型红烧土遗迹的范围和局部的堆积结构,复原总面积约3400平方米。在本次考古发掘中,红烧土堆积底部有大型建筑遗迹,已被初步认为其与其西侧区域共同组成一处大型高等级公共建筑。在墓葬西侧区域发掘地点,发现了人工用石头铺筑的与祭祀有关的建筑遗存,同时在其上部发现了一处燎祭坑,里面出土了大量的玉石器和少量陶器。在外壕北段的发掘区域,考古人员发现外壕的底部有大量的凌家滩晚期陶片,这段外壕的南侧是凌家滩的岗地,考古人员还惊喜地发现这段岗地也是人工铺垫而成,堪称本轮凌家滩考古的重大突破。

在此次考古发现中,祭祀坑内共出土陶石玉类文物260余件,出土了中国新石器时代最大的石钺,玉器以玦、管等小型饰品为主,含有少量新器型,最特别的是一件龙首型玉器,是中国史前考古的新发现。同时,也出土了中国新石器时代体量最大的玉璜。

至此,凌家滩遗址共出土1100余件高规格玉器,玉版、玉人、玉鹰、玉龙等代表性玉器在思想与历史价值、工艺与艺术造诣上别开生面。

面对30多年来三代考古人的积淀,研究者们给予了比较一致的判断:从壕沟、祭坛等大型建筑看来,凌家滩先民已经掌握了营建大型公共设施的能力,反映出有组织性的社会调度能力,同时进行农耕种植、饲养家畜,丰衣足食。数量、样式都极为丰富的玉器,则彰显着凌家滩远古先民的神巫、图腾等崇拜,同时体现着社会发展的进程,进入了“以玉为礼”的新的社会形态。

与此同时,凌家滩与其他史前文化互动交流、相似文化因素的类比研究,也随着这场展览成为爆款话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玉器专家刘国祥等认为,红山文化与凌家滩文化南北两大区域之间存在着交流、交往、交融关系。良渚文化的“王”同样葬在祭坛附近,同样以丰富的玉器覆身,良渚的很多玉器制作技术,都能在凌家滩找到源头。

此外,在长江流域的一些其他史前遗址,也能找到与凌家滩部分玉石器极为相似的元素……所有这些,都更清晰地指向了中华文明的多样性、复杂性和一体性。

2022年12月,凌家滩考古遗址公园入选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

含山县凌家滩遗址管理处副主任戴胜生说,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一方面激活了文物时代价值,另一方面不断探索遗产共保共享,形成了大遗址保护与文旅融合、文化传播以及城乡发展共生共赢的新模式。

自2017年4月研学旅行基地对外开放以来,考古遗址公园已接待观众60多万人次,其中中小学生及高等院校大学生约28万人次,这里俨然已成为了解中华悠久历史文明的第二课堂。(安徽日报记者 晋文婧)

江苏

人文鼎盛与江天胜景相辉映

长江流经江苏的南京、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泰州和南通八座城市。大江浩荡,为江苏孕育滋养了金陵文化、淮扬文化、吴文化、江海文化等地域文化,人文鼎盛与江天胜景相辉映。

南京是长江中下游的历史古都、文化重镇,也是江苏唯一一座跨长江发展的城市。南京的文化基因正是孕育于浩荡长江。据统计,南京地区的长江两岸,共有栖霞山舍利塔、南京城墙、龙江船厂遗址等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渡江胜利纪念碑、和记洋行旧址、扬子饭店、下关火车站、天妃宫碑等30多处江苏省级、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在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的前提下,文化遗产也在慢慢“活”起来,诉说着长江与这座古城的历史互构与协同发展。

扬州因长江与运河交汇而繁盛,也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源头城市。作为大运河文化带和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交汇城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悠远的文脉传承为扬州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镇江拥有江苏最长的293公里长江岸线、最长的108公里主航道、最长的原生态湿地带。围绕一体化推进大运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擦亮“江河交汇”的独特价值,实践正在长江镇江段火热开展。

清代乾隆皇帝南巡时,曾对常州给出了“江湖汇秀”的高度评价,“江”是长江,“湖”是太湖。三吴襟带之邦,百越舟车之会,地处长江之南、太湖之滨的常州千万年来深受长江滋养,在长江南岸留下了如星辰般璀璨的古镇、名村、名宅,孕育了以孟河医派等为代表的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

山北水南是为“阴”,长江在无锡的流域集中在江阴。长江浩浩汤汤,蕴养了江阴五千年文明史,铸就其“人心齐、民心刚”的城市品格。作为长江文化的重要传承地,无锡深入挖掘长江文化富矿,高位推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促进长江文化融入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工业设计、城乡建设,奏响新时代“长江之歌”。

州建南唐、文昌北宋。泰州地处长江之尾、淮河之畔、黄海之滨,是一座拥有2100多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1949年,在渡江战役隆隆炮声中,人民海军在泰州白马庙宣告成立,将这个地名永远地镌刻在了中国革命史册中。

“苏州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上做得很好,不仅有历史文化传承,而且有高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代表未来的发展方向。”今年7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苏州考察时如此称赞。2013年,张家港东山村崧泽遗址的发现震惊了考古界,表明早在5800年前,这里就出现了明显的社会分化。在这里,鉴真开启了第六次东渡。1405年,郑和下西洋的庞大船队从南京出发,沿长江抵达“海帆千重”的苏州太仓,在刘家港水深浪静的江面上整理、装运物资后扬帆入海,驶向一望无际的深蓝,开创了中国人第一次大规模航海远行。

2020年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第一站来到南通五山地区滨江片区,点赞南通“好通”、沧桑巨变、生活幸福。南通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践行长江大保护,立足国家站位和江苏定位,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长江文化,以登高望远的视野,规划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样板区,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为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提供“硬支撑”。 (新华)

浙江

2300多件文物讲述万年历史

8月29日,历经四年建设的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正式对公众开放。之江馆古代史大型陈列“浙江一万年”有5000平方米,展示了浙江上万年波澜壮阔的文明史。馆内展品算组数,有1991组;如以单件计,实际文物总数有2300多件。

第一单元史前部分的面积,有1400平方米,也是整个通史馆面积最大的单元。

上山文化、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可以说是浙江史前文化三巨头,在通史馆的史前单元,也是分量最重的三部分。

上山文化是世界稻作文化的起源地,是以南方稻作文明和北方粟作文明为基础的中华文明形成过程的重要起点。目前,浙江境内已发现上山文化遗址超20处,这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新石器时代早期聚落群,上山文化环壕聚落是中国农耕村落的源头。

馆内展出的陶双耳壶、太阳纹彩陶片等,来自上山文化义乌桥头遗址。桥头遗址是2021年发现的,首次进入浙博的通史展。

今年是河姆渡遗址发现50周年。1973年余姚河姆渡遗址的发现和河姆渡文化确立,第一次证明在长江流域同样存在着灿烂和古老的新石器文化,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同是中华文明的摇篮。

馆内的镇馆之宝猪纹陶钵,20世纪70年代在河姆渡遗址出土,这次“住”进了独立柜,并首次展出了该文物的背面,背面与正面一样,也是一只阴刻的猪,不过朝向不同,体型小一点,纹饰更简单。这种对称动物纹略有繁简的现象,常见于河姆渡文化的各类器物上。

良渚文化是史前单元占比最大的部分,几乎占了一半。

良渚所在的江南偏于祖国东南一隅,《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描述远古时代“文身断发,披草莱而邑焉”,长期以来被视为蛮荒之地。

1936年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馆施昕更试掘良渚,1938年《良渚》报告出版,第一次准确无误地向学术界展示了长江下游的史前文化,在中国史前考古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959年夏鼐先生命名“良渚文化”,这也是继仰韶、龙山、红山等考古学文化命名后为数不多的中国新石器时代重要考古学文化。

浙江是全国10个文物大省(市)之一。以探索长江中下游地区早期稻作农业社会发展为主线的上山文化考古、以良渚为核心的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研究、以湿地稻作农业考古为重要内容的浙江科技考古,越文化与越国考古、吴越国和南宋考古、陶瓷考古、海洋考古等等,都是浙江考古的重要特色。

接下来,浙江将紧紧围绕世界稻作农业起源、世界古代文明、浙江大历史等重大课题开展专项攻关,擦亮中华文明的浙江文化标识。(潮新闻·钱江晚报记者 马黎)

上海

“世界级生态岛”书写长江文明故事

长江入海口处的崇明岛,多年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借助建设“世界级生态岛”的机遇,深入开展长江大保护,筑牢长江门户生态屏障,让一江清水奔流入海。

“快看,是江猪!”4月7日上午9时23分,上海崇明的渔政执法船途经长江入海口庙港水闸南侧水域时,发现几头江豚正跳动嬉戏。长江江豚是我国现存唯一淡水豚类,被称为“微笑天使”。江豚数量极少,堪称“水中大熊猫”。

随着长江“十年禁渔”等长江大保护战略的深入实施,长江江豚的生存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目前,长江江豚种群数量为1200多头,这是有监测记录以来长江江豚种群数量首次实现止跌回升。

“十年禁渔”始于2021年,但上海崇明的退捕禁捕工作从2018年便展开了。2018年8月起,崇明区停止办理长江渔船证书证件,179艘长江捕捞渔船全部退出长江水域生产。

退捕之后,渔船、渔网怎么处置?渔民的生计问题怎么办?崇明对179艘长江捕捞渔船、7艘辅助渔船实行100%拆解,给渔民发放补贴;捕捞网具则100%回收销毁。在2005年,崇明区就将涉水渔民纳入小城镇社会保险参保范围,解决了渔民保障问题。同时,渔民也可按照农民建房政策,由乡镇提供土地,集中解决住房。

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在崇明,人们逐渐意识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绝不只是口号,而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崇明的生态有了全方位的变化。

水,更清了。崇明河网密布,岛内大小河道有1.7万余条,千百年来,江河湖水滋润着万亩良田和岛上居民。近年来,崇明先后建成海塘165公里,启动建设水闸14座,整治骨干河道66公里,完成中小河道轮疏8000多条,实现碧水常清。

地,更绿了。随着大面积“泼绿”工程的实施,崇明森林覆盖率不断提升。如今,崇明森林覆盖率已超过30%,占上海全市森林总面积的近三分之一,是名副其实的“上海绿肺”。

天,更蓝了。去年,崇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8.7%,是全市空气最好的地区之一。目前崇明全区用电量中,光伏等清洁能源所占比例超过31%。

2021年3月,上海市生态环境局与崇明区政府签署了共建世界级生态岛“碳中和”示范区合作框架协议,崇明、长兴、横沙三岛,将分别打造成碳中和岛、低碳岛和零碳岛。如今,一批先行先试的“碳路者”已开始在崇明扎实布局,做足准备抢占“双碳”新赛道。

生态好是好,能否吃得饱?10多年前,这是不少崇明人心中的疑惑,但如今发生在崇明的种种案例已经证明,好环境确实可以“当饭吃”。

2021年5月21日,第十届中国花博会在上海崇明开幕。借助花博会的东风,崇明区大力发展以民宿经济为代表的乡村旅游产业,羊肉、清水蟹、老白酒等农产品也进一步“出圈”,生态优势切实转化成了品牌优势、产品优势、价格优势。

如今,在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背景下,一幅和谐相融的生态新画卷正在崇明徐徐铺展。(解放日报记者 茅冠隽)

(责编:徐前、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