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州市

云南威信:加强古树保护 守护“绿色文物”

2023年09月08日14:18 |
小字号

“古旧城,今旧城,黄葛树,生城门,门长树,树包门。”今年66岁的云南省威信县旧城镇村民张有生从小听着这首民谣长大,这是一首生动描写旧城小镇风景——“树包门”的民谣。树旁的石拱门是古时进入长官司(今旧城)的通道之一,包门的黄葛树至今已有300年历史,树冠如擎天巨伞,树叶翠绿茂密,树干粗壮挺拔,树根盘缠在石拱门上方和左右两侧。石拱门旁的石碑上刻着安靖长官司城门简介。

2023年7月1日社,千年紫薇1

千年紫薇。

古树名木既是一种自然奇观,也是一张历史人文名片。近年来,威信县坚持以林长制工作为抓手,建立健全县、乡镇、村(社区)三级林长体系和督查体系,积极创新举措,不断加大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力度,挖掘深层价值,筑牢古树名木保护屏障。

黄葛树,又名大叶榕、马尾榕,属桑科榕属高大落叶乔木植物,是扎根在旧城玉江河畔的稀有树种。在旧城,像这样上百年的黄葛树就有17棵。

2023年9月6日拍摄,黄葛树

黄葛树。

生态护林员承担着护林养林的任务,也自然成为了保护古树名木的主力军。在旧城镇旧城社区居委会门口的老黄葛树下,生态护林员李天明一边打扫卫生一边介绍,他每周都要去看一下这些老黄葛树,测量胸径、清理周围的枯叶杂草、查看是否有病虫害等。

古树名木是森林资源中的瑰宝,是绿色的“活文物”,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科学、生态、景观和经济价值。为了落细落实保护措施,威信县林草部门积极组织人员对辖区内古树名木开展全面普查,摸清“绿色家底”,建立保护修复清单,按照“一树一策”保护措施,全面推进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做到树树责任明确、株株保护到位。

2023年7月1日拍摄,千年紫薇

千年紫薇。

据统计,威信县境内共确认古树名木245株,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群落5处。其中,估测树龄1000年以上的古树名木14株、500年至1000年的26株、100年至500年的205株。按保护等级划分,一级71株、二级65株、三级109株。主要树种为银杏、南方红豆杉、柏木、朴树、亮叶水青冈、黑壳楠、黄葛树、滇楠等53种。其中,红豆杉、珙桐、桫椤、桢楠等国家级保护植物16种。(白芯、杨琳 文/图)

来源:威信县融媒体中心

(责编:徐前、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