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

水润山村 致富“路”宽

2023年08月18日16:35 |
小字号

八月的乌蒙山蓊郁苍翠,站在曲靖市会泽县马路梁子上往西南方向望去,马路乡旁官地村,砖房林立、水泥路平坦,一派乡村振兴的好“丰景”。

旁官地村距离会泽县城94公里,道路蜿蜒曲折,山高水低。千百年来,大山环绕,贫困深锁,水贵如油,当地村民一直过着传统的农耕生活,“七分种、三分收、玉米洋芋度春秋”。

2015年以来,红云红河集团会泽卷烟厂持续挂钩帮扶旁官地村,旁官地村也正以“乌蒙磅礴走泥丸”之势,将乡村振兴的火炬点燃在大山之间。

旁官地村。向秭垚摄

旁官地村。向秭垚摄

修公路——连通“民心路”

2023年7月,回访队员再一次去到村里。

夏季的会泽,绿意正浓,宽敞平坦的道路镶嵌在乌蒙绿洲上显得生机勃勃。司机李师傅回过头来微微一笑:“现在的路比以前好太多了,你们坐好欣赏风景就行了。”

回访队员探头向两旁观望,原来的泥土路变成了水泥路,昔日“晴天灰雨天泥”的场景再也见不到了。这不禁让大家回想起脱贫攻坚之初来到旁官地村,走出G85银昆高速江底收费站,眼看着村子就在面前的山顶上,厂里的老驾驶员沿着牛栏江上只有一车宽的山梁子土路,用了一个多小时才艰难爬上去。

路上,一边是深不见底的悬崖,一边是直通云霄的峭壁,同行的人无不胆战心惊。而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村民,由于交通闭塞,生活条件艰苦,孩子需要翻山越岭几公里才能到学校上学。

“要致富,先修路”。驻村工作队使用帮扶资金先后硬化村组道路约16公里。如今的旁官地村,百分之九十的农户家门口通了硬化路,崭新平坦的道路上,有来回奔忙收售农产品的小货车,有直通家门口的小轿车,但更多的是村民们脸上溢于言表的喜悦。

新修的蓄水池。倪坤摄

新修的蓄水池。倪坤摄

建水网——打通“民生路”

来到村委会刚坐定,驻村第一书记李周指着桌上烧好的热水说:“大家这次来喝的是地道的铜矿山山泉水,从我们帮扶新建的王家沟村小组蓄水池里抽上来的,既清澈又健康,是真正的矿泉水!”

过去,缺水是旁观地村民历史以来的困难和重负,除了收集雨水饮用外,多数村民就只能靠到山脚出水点背水解决生活用水,大人小孩一起去,来回一趟要三个小时。背回来的水还要精打细算省着用,甚至有时得购买商贩一吨30到40元拉来的高价水。                       

解决不了饮水的问题,基本的民生就无从谈起。2017年,先后使用帮扶资金280多万元,建设旁官地村王家沟提水工程,新建提水泵站和20多公里的输水管道。

如今的旁官地村村民,家家打开水龙头就能享用到甘甜的泉水,也能够种植一些经济作物,多养些牲畜来增收。水,滋润了村民赖以生存的土地,也让村民倍增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信心。

兴产业——铺平“发展路”

跟随着李周的脚步,回访队员来到一片茂密葱郁的草场,这里建起了家庭农场。李周介绍,这是他们驻村队员的“新杰作”——饲草种植。路通了,水有了,只有产业兴才能助力乡村振兴。

李周在查阅大量资料后,结合旁官地土地多的现状和自然条件,与中科院院士张健联系,引入巨菌草种植,但巨菌草不耐寒,冬天全冻死了。

经过多方调研,驻村队又引进了高产耐寒多年生的“中华粮草”种植,并取得成功,为村里的黑山羊、肉牛、生猪养殖提供饲草,打开了旁官地村饲草种植和发展养殖业的新思路。

“过去土地虽然多,但是大部分都是种植一些传统的农作物,产量和收入都不乐观,冬天土地只能被迫闲置,看着大片土地只种点价值不高的玉米、洋芋,心里很急。”罗兴贤是该家庭农场的负责人,种植了600亩土地,还养殖猪牛羊上千头。

一开始,李周引导他种植“中华粮草”,他和村民不敢种,担心种植失败。后来,李周经常给他耐心普及牧草种植知识,在他的鼓励和动员下,才有了这片草场。

“后面他们又请专家给我传授科学种植经验,现在看着面前这片草场越来越绿,干劲越来越足了!”罗兴贤兴致勃勃地分享着丰收的喜悦。

如今,旁官地村的“中华粮草”种植规模达30余亩,成功育种上千亩草种,为明年几百亩大面积扩种节约了种钱。在满足牲畜喂养的基础上,李周还通过媒体平台帮助家庭农场低价销售草种,努力为更多养殖户提高收益。

村民种植的草场。向秭垚摄

村民种植的草场。向秭垚摄

促就业——拓宽“振兴路”

沿着崭新的村间水泥路,走到一处设计新颖、外型美观的二层小楼面前,这是代付江的新家。代付江介绍,2018年在驻村队员和村委会班子的帮助下,他们一家四口去广东、浙江等地务工,用几年努力挣的钱回来拆了破旧的老房建起了新房,还在房前屋后整齐种上了蔬菜和花草。代付江说:“现在小孩的学费不用愁,还盖了新房,以前做梦都没想到能过上这么安逸的日子。”

近几年,驻村队员和村委会班子结合政府帮扶政策,根据村民自身实际情况,逐家入户摸排,主动为符合条件的村民挑选、推荐外出务工岗位,并为外出务工的脱贫户落实务工奖补政策,尽力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在他们的帮助下,仅2022年以来全村就有外出务工600余人,大力促进了村民就业增收,用实实在在的举措筑牢了防返贫底线。

同时,驻村队协同村委会班子制定了更长远的发展规划:以政府180万元扶持资金改造全村63户肉牛标准圈舍为契机,通过300头肉牛养殖场建设带动全村养殖业发展,实现2025年全村肉牛养殖规模数量达2000头。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该厂连续8年帮扶会泽县四个重点帮扶村,累计派驻驻村工作队员42人次,他们深入大山深处、走进百姓家中实地调研,通过科学研判、多措并举,把5707.5万元帮扶资金用在“刀刃上”,用实打实的工作成效带领当地村民扩宽致富路,更扩宽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连心桥”。(刘世杭)

来源:红云红河集团会泽卷烟厂 

(责编:木胜玉、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