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国内

吉林巩固提升绿色发展优势(走东北 看振兴)

本报记者 朱思雄 孔祥武 戴林峰
2023年07月24日08:01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省查干湖考察时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也是振兴东北的一个优势。要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优先位置,坚持绿色发展。”在随后召开的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更好支持生态建设和粮食生产,巩固提升绿色发展优势”。

  思想引领行动,实干彰显担当。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吉林省奋力迈向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

  吉林省广大干部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快生态强省建设。

  泛舟一片湖

  看生态环境之变——变中求新

  清风拂过查干湖,湖畔芦苇丛中,刚迁来380只白琵鹭,头顶一撮繁殖羽随风颤动,远处湖面各种水鸟云集翱翔。

  很难想象,这里曾是候鸟“绕飞区”。上世纪后半叶,查干湖风沙漫天、盐碱肆虐、鱼苇绝迹,濒临干涸。

  “我小的时候,查干湖几乎无鱼可捕。”查干湖渔场的渔民李书先回忆。他现在定居于北岸的渔场村。

  上世纪80年代完成的引松工程,唤醒了“盐碱泡”。10年前,吉林启动实施西部河湖连通工程,进一步打通查干湖、松花江、嫩江动态循环水系。河湖连通工程今年将正式完工,203处湖泡、湿地形成河湖互济的大水网,查干湖重现勃勃生机。

  从“无水”到“有水”再到“清水”,查干湖6亿多立方米蓄水量,经循环流动,3年即可整体换水一次,水域面积扩至如今的400多平方公里。

  前几年,李书先的妻子徐冬芳贷款30万元办民宿,在自家小院开起鱼庄,每年收入20多万元。她一边在灶台前瞧着锅里大胖头鱼炖的火候,一边同记者聊,“今年‘五一’假期很忙,一天招待20多桌、200多位客人。”

  生态好了,候鸟多了。查干湖如今已成为世界8条主要的候鸟迁徙路线中东部迁徙线上的主要补给站之一。飞鸟翔集引客来,2018年以来,查干湖景区累计接待游客900余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近80亿元。

  蓝天、碧水、青山、黑土地和草原湿地保卫战全面打响,到“十三五”末,吉林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达到有监测记录以来的最好水平。

  就拿保护好黑土地来说,吉林粮食产量八成以上产自黑土地。2022年,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性耕作面积扩大到3283万亩,居全国前列。

  驾驶一辆车

  看产业升级之新——新中求进

  传承千年的渔猎文化,让查干湖冬捕名声在外。如今的查干湖,增添了科技感十足的新能源汽车试驾场。

  去年冬天,一汽集团在冰封的查干湖面上打造了25万平方米试驾场地。一辆辆纯电动汽车驶入茫茫雪原,在冰面上疾驱,顺利完成越野、续航、漂移环道等多项挑战,经受住了零下30摄氏度的考验。

  汽车工业是吉林的优势产业,占工业产值超四成。然而,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普及受极寒天气制约,不敢开太快、不敢开太远、不敢开空调……新能源汽车如何突破极寒限制?

  “创新激发澎湃动能。”中国一汽研发总院副院长兼新能源开发院院长赵慧超曾自主研发了一汽集团首款纯电动汽车动力总成,其团队今年4月发布的红旗混动平台突破了526项关键技术。

  经台架实测,在零下20摄氏度环境下搁置12小时后,红旗低温活性电芯可用能量比金属箱体电池高8%,功率输出能力高25%以上,探索出新能源汽车寒地升温路径。去年底,一汽集团红旗品牌除特殊用途车型外,已实现“两个全部,一个停止”,即技术创新投入全部用于新能源汽车,新增产能全部用于新能源汽车,停止传统燃油车技术和产能的新增投入。

  攻克新技术、抢占新赛道、培育新动能,红旗焕发新活力,销量从2017年的4700辆增至2022年的31万辆,增长超60倍。红旗品牌的突围,为吉林努力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写下生动注脚。

  瞩目一缕“丝”

  看绿色发展之进——进中突破

  一缕缕雪白原丝,在滚筒上旋转飞扬,通过300多米自动化生产线的近百道工序后,变为黑色碳丝……碳纤维细若发丝,强度是钢的7到8倍,重量只有钢的1/4。

  “从年产量仅200吨的实验示范线2016年建成投产,到年产量6万吨的智能化碳丝生产线去年启动建设,碳纤维产业见证吉林绿色发展新作为,坚定了我们把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做优的信心。”吉林化纤集团董事长宋德武说,吉林拥有碳纤维原丝年产能16万吨,碳丝年产能4.9万吨,均居全国前列。

  始建于1959年的吉林化纤集团,发展曾陷入低谷。“创新是企业的动力源,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宋德武说,吉林化纤集团瞄准碳纤维领域冲刺“高精尖”,累计投入研发资金逾10亿元,率先开启我国碳纤维原丝规模化生产之路。

  万缕千丝编织发展新画卷。去年5月,吉林化纤集团首条专供风电叶片生产使用的35K大丝束碳纤维生产线投产,产品刚度是普通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叶片的2至3倍。

  风电塔筒林立,扇叶凌空欲飞。如今,越来越多碳纤维材料制造的风力发电机矗立在吉林大地上。2022年,吉林省全年风光发电项目建设装机约1312万千瓦,新增并网518万千瓦,超过“十三五”时期风光装机并网总和。

  加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吉林经济发展的含金量和含绿量持续提升。

  (本报记者吴月辉、祝大伟参与采写)

(责编:徐前、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